19、血战将军楼关麟征师长负伤
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一清晨,日军第八师团、第三旅团在飞机火炮的支援下,开始向古北口长城将军楼一线阵地发起强攻。上午十时,东北军第一一二师第六三四团支持不住,全线后撤。第二十五师立足未稳就与强敌展开了殊死搏斗。
古北口长城抗战第二十五师指挥部,古北口城北门外小老爷庙内,杜聿明旅长正在指挥部看古北口城城防地图。
忽然,庙门被一个巨大的声音推开,关麟征师长风尘仆仆走了进来。关师长说:“老杜,第一一二师已经从长城一线阵地撤了下去,日军一部已经占领了古北口长城的制高点三七零高地和将军楼。现在的情况已经紧急,我们随时有被日军四面包围的危险。我命令你代替我指挥守卫古北口长城和龙儿峪的战斗,我和一四九团一起去反攻将军楼”。
关师长说完就出去了。
古北口长城三七零高地将军楼,坐落于古北口长城东关外一条险峻的山岭之上,山岭上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高地,靠南边的高地比较低,北面的高地既高又陡,这里正是很难攀登的将军楼所在地。从军事上讲部队只有登上南面的高地,再向北仰攻四百米,才能抵达北面的高地将军楼。
此时,二线部队与一线龙峪沟阵地的联系已被阻断,别说走过去了,连电话线都被炸断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预示着戴安澜团可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惨遭覆灭的命运。在把防守南关的任务交给杜聿明后,关麟征带着一个特务连,指挥作为预备队的王润波团,从古北口东关杀出,向将军楼发起凌厉攻势。指挥作战的西羲义一显然也注意到了这股突然杀出的劲敌,立即指挥部队向此集结。将军楼已被日军牢牢地握在手中,虎口拔牙,难度很大,但关麟征很快发现,只要占领毗邻的一块高地——北山,就可直抵将军楼,同时打通和戴安澜团的联系。看起来,日军似乎还未完全控制住北山。那还等什么,快上。不料对手的反应更快,事实上已经有部分日军提前占领了北山。进攻部队刚刚爬到山腰那块,就再也上不去了——这里日军虽然不多,但火力集中,十几挺机关枪一架,就把你硬生生地挡那儿了。由于伤亡太大,王润波团一度被赶下山腰,在山脚下动弹不得。
一个军事主官的决心和意志究竟如何,只有在这时候才能最充分地表现出来。关麟征脱掉了军装上衣霍然跃起。
自古战场上无必胜之兵,却定有必胜之将,赫赫关猛,名不虚传。时间早已不在关麟征这一边,他知道久攻不下的后果。这块高地,必须以性命相争。得之,戴安澜团得生,失之,戴安澜团必死无疑。于是,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关麟征挥舞着手枪高喊着:“弟兄们跟我来,坚决夺回将军楼”说着,就率领部队向北面的高地冲去。下面的一干官兵更不能干坐着看风景了,大家一齐嗷嗷叫着蜂拥而上。这一刻爆发出的无可替代的力量是黄埔精神。关麟征师长身先士卒,率领一四九团全体官兵,首先登上南面的高地。这时北面的高地和将军楼已被日军占领,敌我双方在两个高地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枪战,中国军队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从南面高地冲下来,北面高地上的日军冲向南面高地,两军在两个高地之内的狭长地带展开了近战肉搏,这一仗,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
有三个日本兵首先发现了关麟征,他们断定这个脱掉军装上衣的是支那军的高官——不管站在哪个位置,无论是穿着还是气质,都与周边官兵有所不同。他们立即准备朝这个方向投掷手雷。不过晚了一步,关麟征身边的一名卫士也看到了这三个敌人,一愣神之下,不假思索地摸出一颗手榴弹,率先投了过去。手榴弹互掷,向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怎么回事?投出去的手榴弹没有爆炸!本来已经惊慌大叫的三个鬼子回过神来,一扬手,把自己的手雷甩了过来。关麟征旁边的几名官兵当场被炸死。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卫士扑上去,用身体掩护了长官。但关麟征仍然受伤不轻,身上共被炸伤四处,浑身是血。
师长倒了下去,作为先锋官的团长王润波急了,赶紧组织人员上前抢救包扎。躺在地上的关麟征对王润波说出了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话:别管我,快占领山头要紧!王润波当即也和师长一样,脱掉了军装上衣,带头冲在了最前面。三名鬼子被干掉了,山头的大部分日军在王润波团玩命的冲锋中也死伤殆尽。北山的主人终于换成了中国军队。这块高地的得失果然相当关键。虽然最终仍无法攻克将军楼,但有了北山这一地利优势,随后赶来增援的几千名日军都被阻于山下,无法再前进一步。最重要的是,它挽救了戴安澜团,使其摆脱了被包围聚歼的噩运。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团长王润波被日军的手雷炸飞,连完整的尸首都没有留下。
王润波的名字现在听来有些陌生,但当年却很知名。直到几年后的“一二九”运动,还有很多学生记得王润波的名字,把他作为当仁不让的抗战英雄来颂扬。战前,王润波曾给老母修书一封,信中谓:“儿率部北上,誓与古北口共存亡”。不料一语成谶,直叫人扼腕痛惜。在北伐战争中,王润波骁勇善战,由排长升至副团长后,调任第二十五师一四九团团长。
国民政府为表彰他壮烈殉国的攻击,特追授他为陆军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