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19、血战将军楼关麟征师长负伤

19、血战将军楼关麟征师长负伤

王润波团长牺牲后,第一四九团团长由师参谋处长覃异之接任,部队继续与日军激战。

时至午后,日军飞机又对第二十五师的指挥部小老爷庙进行了疯狂的轰炸,指挥部队的所有通信设备被毁,指挥失灵,反攻将军楼的部队受到日军左右迂回的威胁,被迫从南山高地撤了下来。当日晚,关麟征师长被抬下山进行救治,他指定第七十三旅旅长杜聿明为副师长代行师长职责,杜聿明指定第七十三旅副旅长粱恺代行旅长职责。

在关麟征师长被抬下山时,他饱含热泪,紧紧拉住杜聿明的手说:“老杜,第二十五师这点家底,全部拜托给你了。你可一定要坚持住啊。”

刚刚走进师部的杜聿明紧紧握住师长的担架上伸过来的手说:“师长,你就放心下去养伤吧!只要我和张旅长不战死,就不会让小日本在我们第二十五师身上占到什么便宜,队伍我先替你带着,你什么时候把伤养好,我什么时候把部队完整地交给你。”

“河西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关麟征突然想起东北军第一一二师的部队下午又撤退,导致河西战线空虚,担心日军会在夜间乘虚而入,威胁二十五师左翼。杜聿明非常坚定地告诉关麟征说:“我已经和耀明旅长商量,由七十五旅一五零团推进到古北口河西阵地,保证部队左翼安全,同时已派出骑兵连由北甸子经古北口河西向敌后迂回,攻击敌之侧背,我们已经做好了今夜和明天敌人可能发动新的攻击的准备。”

关麟征说:“好,有什么问题请和张旅长多商量。”

当晚,杜聿明在原址刚刚恢复起来的临时指挥所召集张耀明、梁凯两位旅长会商当前战局。二人一致认为:第二十五师参战各团除一五零团之外损失都很严重,开战之初的兵力优势已不复存在,根本不可能再组成新的预备队。如果明日敌人突破我军某一阵地,再也抽不出支援反击。这样势必造成防线溃败。当前只能作最坏打算,预设二线阵地,做好后撤的准备。

于是,杜聿明在请示徐庭瑶军长后,以仅有的一点兵力,师职特务连和两个预备连先行到达古北口以南高地和南天门一线构筑阵地,以防不测。后来的战事发展证明这一决策非常正确。

第十七军各师在以后的作战中,基本上采用了一线部队在前面阻击日军进攻,二线预备队除随时准备前出支援一线部队,还必须选择有力地形,开辟新的作战防线。关麟征一直引此为憾事,以后他训练第二十五师官兵,别的先别说,投手榴弹这一关无论如何不敢马虎。那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啊。此时我不知道,出师未捷身先伤的中国“巴顿”会不会为他的固执而后悔,如果早点听杜聿明的话,提前接防古北口一线阵地,战局应不致如此被动。本来想借张廷枢一把力,力没借到,结果不仅丢了古北口,一个主力团也差点陷进去拔不出来。事情不止于此,接下来,这位张少爷还有更绝的放在后面。张廷枢在收到张作相和万福麟的电报后,已下定决心撤退。张廷枢知道撤退不能搞一窝蜂,大家一个个来。先是贺奎团,再是白玉麟团,最后是根本就没怎么打仗的李德明团。

跟他一起撤下去的,还有早就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东北军六第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张廷枢以为他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不料还是被杜聿明察觉到了。此时,关麟征师的二个主力团正在在一线与日军处于胶着状态,并非想撤就能撤,一时也无法把防线收缩回来。

右翼不能缩,就得想办法再把空空如也的左翼再撑起来,否则房梁非得塌掉不可。杜聿明扳着指头数了一下,现在唯一建制还算完整的就只有张汉初的一五零团,只有派他们去填补真空了。最后的一个梁恺的团一四六团一部随其防守正面。虽然看上去似乎暂时还能应付,但杜聿明比谁都清楚,这是一个漏洞和危险性一样大的布局。如果第二天日军不增兵,或可暂时维持平衡,一旦增兵,必将危矣。无论是日军突破阵地,还是迂回包抄,都足以制中国守军于死地,因为现在他手上再无多余的预备队可派。惟今之计,只能存如下侥幸之念:正好日军已无兵可援,又正好我部援军适时上来。

杜聿明也知道这个念头实现的可能性不超过百分之五十,所以他又硬是挤出了二个连的预备队,加上师部特务连,放在古北口以南到南天门一带的高地上,并在此设立预备阵地。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