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20、血战龙儿峪戴安澜团长负伤

20、血战龙儿峪戴安澜团长负伤

此时,日军已经冲上了中国守军的长城阵地。戴安澜团长不得不带着幸存下来还不足一千多人的部队撤出龙儿峪。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守卫龙儿峪、西石门口、高山间口的部队撤到帽儿山时,又遭到了日军飞机的狂轰猛炸。已经占领将军楼阵地、八土沟口高山尖阵地、北山阵地的日军把迫击炮、机关枪及全部火力集中轰击红门川。

红门川,被炮弹、炸弹炸起的碎石尘土遮天蔽日,英勇苦战的抗日将士们在撤退中的伤亡让人惨不忍睹。

一四五团刚刚摆脱日军炮火的追击,迎面又冲过来一股日军,戴安澜团的撤退转眼间又变成了冲锋。戴安澜知道,部队如果不尽快冲出去,全团瞬间就会被日军前后夹击。人高马大,早已脱掉军上衣的戴安澜团长端着冲锋枪杀开一条血路,一千多名官兵跟在团长后面,迅速把这股进攻的日军劈成两半,日军指挥官还没有反应过来,一四五团一千多名官兵已经冲过了古北口东关。

就在这时,田汉亲眼目睹了中国军队官兵在撤退时,成建制地回过头来进行反冲锋,他们怒吼着正在与日军做殊死搏斗。田汉的笔下即刻出现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壮美的诗句跃然纸上,伴随而起的是《义勇军进行曲》那铿锵有力的旋律。

冲过长城线和从古北口东关前出包围一四五团的日军不得不将进攻转为跟踪追击。

此时,古北口的所有山头都在颤抖!古北口长城的所有垛口都在怒吼!古北口所有的中国守军都在呐喊!古北口的上空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

忽然,附近的山头上又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追击中的日军又一次成排成排地倒下,戴安澜身后的一千多名官兵已经撤到古北口南关一线。

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杜聿明绝对是个天才。而在古北口长城抗战中,杜聿明又绝对是最为幸运的将领。在日军的枪林弹雨和狂轰乱炸中,子弹不仅没有打到他身上,即使在指挥部都被轰垮的情况下,杜聿明也毫发无损。而且,他又是在古北口长城抗战中惟一一个从旅长到副师长、代师长、师长,连升三级高级指挥官。这种在战场上连续晋升的经历着实少见,在杜聿明身上加上有惊无险、绝处逢生、转危为安等字眼一点都不为过。杜聿明在指挥部的经历让人感到加更传奇。

古北口东关方向,日军的十几挺机关枪已经把指挥部大门和门前的道路完全封锁住了,古北口正关方向,日军的炮弹把指挥部炸的不断摇晃,小老爷庙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杜聿明和第七十五旅长张耀明带着几个参谋、卫兵急的团团转。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墙角边上,把墙壁炸了一个足有水缸粗的洞口,从而给屋里的人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杜聿明、张耀明带着几个参谋和卫兵从洞口钻了出去,一路上连滚带爬撤往古北口以南的预备阵地。这是杜聿明军旅生涯以来从未有过的绝境。部队已经完全掌控不住,大多数撤退官兵成了惊弓之鸟,有的甚至经过南天门时也不敢停留,一头就往后面的石匣跑去。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二日下午六时,古北口守军被迫全部撤过潮河,古北口城和龙儿峪口陷于敌手,代旅长粱恺在指挥部队撤退时身负重伤。

在南天门预备阵地上,杜聿明手上只有师部特务连和二个连的预备队,拿这一个营的兵力来阻击旅团建制的关东军,无异于以卵击石。问题是,古北口一败,官兵已经胆寒,恐怕不能再战。南天门,甚至石匣失守,都还是小事,背后的北平危在旦夕那可是捅了天的大事。明知无济于事,但杜聿明接下来要做的,还是要挡住日军的进攻。

幸运之星再次降临在杜聿明的头上。西羲义一在占领古北口南关后竟然鸣金收兵了。眼看**军被彻底打败,作为热河边境的古北口长城也得到了完全巩固,对武藤有了交代,自然可以放心回家睡觉了。日本关东军的部署,杜聿明不可能了解得那么清楚,但敌人现在不追了,那就是天大好事。终于,杜聿明有时间收容部队,稳住阵脚,安定军心,赶修工事。是役,第二十五师在野炮、山炮皆无,友军不协助,阵地不巩固的情况下,仅以四个步兵团兵力,独当正面之优势日军,加之部队训练时间太短,全无对日军作战经验,全凭一股子爱国热情与敌拼杀三天两夜,狠狠打击了日军的进攻气焰。此战中,全师伤亡多达四千多人,日军亦伤亡一千多人,就连日军自己的报纸也不得不承认此战为关东军进入中国以来之“激战中的激战”。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