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原以为正面与之作战的是东北军,遭到第17军猛烈杀伤后,方知遇到强劲对手,不敢大意,此时正忙于增派援军,调整部署,战场相对沉寂,敌我不时有小规模交火。郑洞国常于夜间派别动队渗透到敌人后方,袭击日军小部队,破坏敌人道路,多次切断敌补给线,令日军大为头痛。
第17军官兵向日军高地冲杀,此照片引自华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简明图志》。
4月20日夜,由第2师6旅负责防守的南天门左翼险要制高点八道楼子却被日军偷袭得手,该旅多次组织反攻无效。
次日,郑洞国受命指挥第4旅8团和第6旅11团继续反攻。在八道楼子以东五百米外光秃秃的山坳上,部队强攻整日。由于既无地形隐蔽,又缺乏炮火支持,从天明到日落,一批批勇敢的官兵们冲上去,又都相继倒在敌人密集的枪弹下,郑洞国五内俱焚。他考虑到这样硬攻牺牲太大,经请示上级,只好忍痛将部队撤了下来。
4月23日晨7时,日军利用八道楼子瞰射之利,向第4旅驻守的南天门阵地**之重要据点四二一高地发动大规模猛攻。敌人的飞机、大炮、战车一起出动,先以密集炮火覆盖我军阵地,继以步兵群一波接一波地向我阵地冲锋。
我军官兵虽然缺乏对日作战经验,却都久经战阵,官兵们镇定地伏在工事中不动,待敌人接近我阵地前沿三四十米处,突然集中轻重火力猛扫,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死伤枕藉。日军士兵受武士道精神毒害,且训练有素,作战顽强,一批被打倒了,另一批又嚎叫着涌上来,几度冲上我军阵地,双方展开激烈肉搏。郑洞国果断命令预备队出击,才将敌人击退。
这样从早到晚,我军一共击退了日军四次大规模的进攻,阵地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不少敌人溃退时来不及拖走的尸体。我军也伤亡了三百余官兵。
长城抗战期间,华北妇女界代表来到喜峰口前线慰问英勇抗日的第29军官兵。图为四名妇女手持第29军战士的大刀合影。该军赵登禹部,曾以大刀队夜袭日军,令日军闻风丧胆。(此照片由台湾秦风先生提供)
激战中,我军因火炮少,性能亦差,常常发射三发炮弹才能命中目标。但这里一发炮弹刚刚出膛,马上招来敌人排炮轰击,只好频频更换火炮位置,不敢集中放列射击。更可恨的是敌人的飞机,从早到晚在我军头上轰炸,造成很大伤亡。一些士兵愤极,就用肩膀扛着轻机枪向俯冲扫射的敌机射击。
4月24日晨6时,日军再度发动全线猛攻,敌我鏖战竟日。第6旅阵地于当日下午一度被突破,黄杰师长急命师补充团增援,才将阵地稳定下来。25日,日军以猛烈炮火向我军实施报复性轰击,从晨至晚,终日不绝。
经连日血战,第2师各部伤亡重大,部队疲惫不堪,遂奉命撤下休整,阵地由第17军83师接防。
此后,日军持续发动猛攻,第83师与敌鏖战数日,伤亡重大,不得不于28日放弃南天门阵地,退守后方预备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