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激战中之激战:长城抗战中最激烈的古北口战役(2)
要命的右翼
右翼,右翼,要命的右翼,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右翼。中间却无人补位,空当越来越大,直至不可收拾。
面对强敌,3月10日晨,东北军67军军长王以哲下达作战命令,命令东北军112师迅速占领古北口长城将军楼至卧虎山一线,而刚刚到达的**军25师则在112师右翼布置防线。第一线自西向东共投入四个团,最西端潮河西岸卧虎山部署的是112师636团主力,在潮河东岸,首先是635团位于古北口正关正面,而以634团居于其右翼的蟠龙山制高点370高地和将军楼一线。636团抽出1个营作为师总预备队,置于古北口南村庄内隐蔽待机,山炮连择要设置射击阵地,师骑兵连在两翼游击策应,师工兵营则配置于石匣镇至古北口之间,师部及直属部队驻石匣镇。**军17军25师则从东北军112师634团右翼继续向东延展防线,以73旅145团左接634团,其第1营防线最右翼龙儿峪口。而146团抽1个营担任旅预备队,团主力则在将军楼方向占领第二线阵地。17军75旅置于黄稻甸,师直属队部署在古北口关城一带。25师师部设于古北口关城北门瓮城内的关帝庙。
3月10日晨6时,一路尾随中国军队不放的关东军相原大队赶到了一个叫二里寨的地方,此地离古北口城门尚有6里路远。相原急令部队下车,迅速占领附近高地。7时,日军在高地建立起炮兵阵地,开始向城内守军进行试探性炮击。7点30分,三宅骑兵团从十八盘迂回而至二里寨。9点,川原旅团主力到达二里寨。
由于推进速度快,再加上无线电通信出现故障,他们与师团本部失去了联系,而且弹药也有些紧张。但3个小时之内,日军部队集结、阵地构筑、进攻准备一气呵成,无丝毫拖泥带水。
同样,关东军飞行队在与地面部队毫无联络的情况下,也照样主动配合,每小时1次,每次5架,对地面上的中国守军进行轮番轰炸。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25师的二线阵地,位于长城沿线的高地,都是坚硬的岩石秃山,基本上不长树木,因为山高风冷,高地上的雪冻成铁板一般,一镐下去,虎口都要震裂。25师原本缺少工作器具,更没有对付北方山地岩石坚土的铁镐和钢钎,幸赖抗日后援会的及时捐赠,才解了燃眉之急。
现在最让25师师长关麟征、副师长杜聿明揪心的,是给养的供应。师里后勤部队的卡车很少,勉强可供运输弹药之用;粮秣运输全靠抗日后援会组织的骡马队和小推车,一日行程不及八十里。为了防止日机的轰炸,运输队的行动都得在下午5时以后,到第二天早上6时以前。白天只能在树林中隐匿。这样由后方的石匣镇往返北平一次,常常需要一个星期。如果运输队稍有耽搁,或运输线被日军飞机切断,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10日上午7时30分,第一架敌机飞临古北口上空,在盘旋几周之后,往将军楼东北军112师阵地上扔下一地炸弹。午前9时,又同时飞来5架机翼上涂着血红太阳旗的小型轰炸机,发疯般地把炸弹投向**军25师戴安澜145团阵地。以后直到晚间,每隔一小时都有敌机飞来,致使我方伤亡惨重,无法正常构筑工事。
一线的东北军是一路被飞机炸着过来的,还稍微好些,二线的25师此前一直在南方作战,连飞机都没怎么见过,更别说防空经验了。连日本兵究竟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官兵就已经躺倒了一大片。
下午2点30分,川原侃一声令下,日军展开全线进攻。
川原将部队分为左中右三路,左翼为32联队第2大队,中路为17联队和32联队第3大队,右翼为三宅骑兵联队。其进攻的重点,则是古北口正面,川原旅团三分之二的兵力都集中于此处。面对长城要塞,川原并没有采用正面强攻手段,而是找了一名当地人带路,从背后向蟠龙山制高点发起攻击。
面对日军大半个旅团的全力攻击,112师634团难以抵挡,仅半个小时,日军就攻占了蟠龙山制高点。
在当天中方右翼的龙儿峪战场,与戴安澜145团对阵的是三宅骑兵联队,面对戴安澜团这样的强力步兵团,三宅联队显然难有进展。
关麟征根据日军一贯使用的战术,认为日军攻击重点在右翼,他不仅没有让安澜团向中间靠拢,反而命令该部主力向右翼集中,并将阵地继续向东延伸至龙儿峪以东500米,这使其与东北军的结合部更加薄弱。
除杜聿明旅坚守南关二线外,关麟征又急调师预备队的王润波为团长的149团集结于古北口东关,进行策应,并从中抽出一个营,警戒司马台长城一线,以防日军从这里突袭后背。
右翼,右翼,要命的右翼,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右翼。中间却无人补位,空当越来越大,直至不可收拾。
至下午5点半,日军已完全占领了古北口正面制高点,并将战线推进至长城以南。晚上,日军把大炮也运上了制高点,在其两侧都布置了炮兵阵地,完全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地位。
血满将军楼
关麟征死里逃生。他身上虽有五处被弹片炸伤,但当他从血泊里爬起来后,依然能从容地指挥部队。
3月11日拂晓,日军开始总攻。从早7时开始,日军即集中炮火和飞机猛轰将军楼周边112师阵地。日军这次进攻的重点仍集中在370高地至将军楼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