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喜峰口战斗:神勇的中国大刀发出最后怒吼
央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3年的元旦,日军进攻山海关,战火很快燃烧到了长城一线。也就是在这次长城抗战之中,诞生了中国抗战史上图腾一样的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因为在长城抗战之中,曾经发生了著名的“29军大刀队对日军的夜袭”。
这次夜袭发生在喜峰口。长城线上中国军队防御的主要阵地是三个关口:一个是由晋军防守的冷口,位于右翼;一个是由**军防守的古北口,位于左翼;而两口之间最重要的关口喜峰口,是由西北军改编的29军进行防御的。这里是日军进攻的重点,但偏偏29军又是整个中国长城防线之上装备最简陋的部队。
当年在中国的画报上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画的是中国几位军事将领他们的部队。蒋介石是一手拿飞机,一手拿大炮。阎锡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拿银元。只有冯玉祥的29军是一手拿大刀,一手拿窝头。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支装备简陋的部队却打出了长城抗战中最漂亮的一仗。
1933年3月,日军开始进攻喜峰口,第一线的关门阵地先后落入了日军手中。29军名将赵登禹希望率领大刀队对日军进行迂回夜袭。这个计划在当时令人震惊。如果中国军队发起反击的话,首先就会和日军的步兵纠缠在一起,而日军的骑兵就会从侧面杀向中国军队的背后,而日军的炮兵又可以截断中国军队从后方向前方部队的支援。所以如果在喜峰口向日军发起反击,简直有送死之嫌。
但谁也没有想到,赵登禹将军居然将这一仗打赢了。原因是他率领的大刀队是出于日军背后发起的夜袭。在战前日军清晰地做出了判断,中国军队不可能绕到日军的背后进行攻击。原因是,如果是白天,日军的飞机会侦查到中国军队的动向。如果是夜间,因为当时29军的营养很差,大多数的官兵都患有雀盲症,在夜间的时候什么都看不见。
那么大刀队的夜袭究竟是怎样实现的呢?在2012年的时候,我到喜峰口战线上进行了考察。他们是沿着滦河和滦河的支流绕到了日军的后方,行进路线要远大概5到10里。赵登禹将军为何要舍近求远呢?原来,当时正是明月高悬之时,而且天寒地冻,滦河的水已经冻成了冰,河面就会发出明亮的反光。战士们看着明亮的反光,沿着滦河一直抄到了日军的背后。首先打掉了日军的炮兵阵地,而后又从背后袭击了日军的骑兵。日军在喜峰口的进攻一度陷于崩溃。
在战斗之中,西北军著名的大刀刀术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日方的官方战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当中国军队的大刀队突然冲进日军炮兵阵地的时候,日军一名拼刺术在所有部队之中名冠前茅的伊藤军曹发起了反击。在他身后的日军记述说:迎着伊藤军曹扑来的是一名中国军官,手持一口大刀。当两个人相逢的时候,伊藤军曹便以一个日军标准的突刺,向对方劈出了自己的刺刀。可是就在这一瞬间,对面的那个中国军官不见了,而伊藤军曹的人头随即落地。
29军的大刀术怎能如此出神入化呢?有一次我和29军大刀队总教头李尧臣先生的大弟子李宗儒先生相逢,我是拿了一根木枪,模仿伊藤军曹向李先生发起了一次突刺。当我突刺出去以后,李先生不见了。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就像一朵云一样飘到了我的左面,而大刀就搁在了我脖子上。后来我才明白,当他面对我的时候,两只脚却摆成了一个丁字步。我一枪刺出的时候,他只是把身子一拧就到了我的侧面。
大刀队的夜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大刀代表的是中国人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仍然不屈的精神。尽管我们的装备不如人,但是在面临国破家亡的情况之下,中国人却用大刀发出了最后的怒吼。3月10日上午6时,日军3000余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喜峰口两侧阵地猛攻。我增援的赵登禹、王治邦、佟泽光三个旅适时到达,直插喜峰口,截击敌人。敌军占据了喜峰口附近的老婆山,我军占领拉儿山,敌军向我阵地炮击了3小时之后,步兵蜂拥而上。500名大刀队的队员,开始伏在战壕中不动,后又佯装退却,佟泽光、赵登禹两旅分左右两翼抄袭日军后路。敌军不知是计,继续向我军阵地深入,大刀队突起砍杀,奋勇向前。曾习得中国武术家刘尧臣无极刀法精髓的29军大刀队的队员们如天神一般,手握大刀,大声呐喊着冲向敌人。只见刀光闪闪,敌人的污血飞溅,刀枪碰撞,敌人身首异处。敌军被这大刀飞舞的气势惊得目瞪口呆,稍有犹豫,立刻被砍倒在地。日军历来轻视中国军队,忽然遇到这500名硬汉,还没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就大部被砍杀。尔后,日军听到大刀队就闻风丧胆。敌我两军在喜峰口附近激战整整一天,几处高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来回拉锯,直杀得天昏地暗。
3月11日,喜峰口的战斗仍在进行,上午7时,敌向我喜峰口西侧阵地发起进攻,一直战斗到下午3时,敌人8个小时的攻击势头不减,我大刀队也越战越猛,越战越强,双方层层包围,此时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均失去作用,我大刀队员都报必死决心,白刃相接,日军被砍杀过半,我500健儿也多数牺牲,生还者只有30余人;无比悲壮惨烈。后阵地丢失。赵登禹下令219团拼力反攻。经肉搏近2个小时,歼敌三四百名,又将阵地夺回。
11日夜,喜峰口附近的铁门关,潘家口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29军副军长秦德纯、37师师长冯治安、38师师长张自忠和旅长何基沣指挥战斗,他们利用夜战、近战歼敌一千五百多人,给骄狂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经过几日激战,敌军攻势受挫,土气大减。
以喜峰口为主阵地的保卫战,自3月9日至15日,相继经过7昼夜的激烈战斗,我军浴血奋战,士气旺盛,虽有伤亡,但仍然坚守阵地。喜峰口之战,日军被歼数千人,缴获敌大炮、装甲车枪支等大批武器装备,喜峰口保卫战的胜利,是“九一八”以来给日寇的最沉重打击,胜利大大彭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29军的大刀队也因此役而名震天下,成了抗战初期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