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喜峰口、罗文峪的战斗
1喜峰口之战大刀队显威
喜峰口是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北平东部与热河东部的交通要道,扼冀察之咽喉,是拱卫北平东北的屏障。在喜峰口的西边有罗文峪、马兰关等几座关隘,3月初日军从凌源、平泉一线南下,企图夺取这些关口,进人华北。
3月5日凌晨,日混成第14旅团主力向喜峰口扑来。3月9日下午1时,松尾野先遣队进到喜峰口第一关门前方东北面,立即组织对喜峰口关门附近阵地的进攻。该旅团的26联队也赶来增援,喜峰口战斗开始。
喜峰口原是我第4军团万福麟部所守,因长时间作战需要休整,3月9日中午,我29军奉命前来接防,下午,日军乘我两军换防之机,向喜峰口前哨据点孟子岭发起猛攻。妄图一举侵占喜峰口。傍晚时分,日军占领了孟子岭口上阵地,控制了门口。29军宋哲元军长因前线情况紧张,立即下令各部,由遵化跑步赴喜峰口,百余里的路程,大半日即到。由冯治安部担任正面防线,他立即下达了“有进无退,死而后已”的八字口令。并挑选出500名大刀队队员,袒臂冲锋。
3月9日夜,我109旅旅长赵登禹派两个营,到潘家口外袭击日军,紧接着于10日凌晨3时,我军又乘黑夜出击敌阵。一个营占领白台子,断敌归路,烧毁敌行李车数十辆,歼敌300余人。另一个营攻占了蔡家峪,然后向喜峰口北面的高地猛攻。这一夜袭,共歼敌500余人,获机枪10余挺,但我方也有百余人伤亡。
3月10日上午6时,日军3000余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喜峰口两侧阵地猛攻。我增援的赵登禹、王治邦、佟泽光三个旅适时到达,直插喜峰口,截击敌人。敌军占据了喜峰口附近的老婆山,我军占领拉儿山,敌军向我阵地炮击了3小时之后,步兵蜂拥而上。500名大刀队的队员,开始伏在战壕中不动,后又佯装退却,佟泽光、赵登禹两旅分左右两翼抄袭日军后路。敌军不知是计,继续向我军阵地深入,大刀队突起砍杀,奋勇向前。曾习得中国武术家刘尧臣无极刀法精髓的29军大刀队的队员们如天神一般,手握大刀,大声呐喊着冲向敌人。只见刀光闪闪,敌人的污血飞溅,刀枪碰撞,敌人身首异处。敌军被这大刀飞舞的气势惊得目瞪口呆,稍有犹豫,立刻被砍倒在地。日军历来轻视中国军队,忽然遇到这500名硬汉,还没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就大部被砍杀。尔后,日军听到大刀队就闻风丧胆。敌我两军在喜峰口附近激战整整一天,几处高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来回拉锯,直杀得天昏地暗。
3月11日,喜峰口的战斗仍在进行,上午7时,敌向我喜峰口西侧阵地发起进攻,一直战斗到下午3时,敌人8个小时的攻击势头不减,我大刀队也越战越猛,越战越强,双方层层包围,此时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均失去作用,我大刀队员都报必死决心,白刃相接,日军被砍杀过半,我500健儿也多数牺牲,生还者只有30余人;无比悲壮惨烈。后阵地丢失。赵登禹下令219团拼力反攻。经肉搏近2个小时,歼敌三四百名,又将阵地夺回。
11日夜,喜峰口附近的铁门关,潘家口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29军副军长秦德纯、37师师长冯治安、38师师长张自忠和旅长何基沣指挥战斗,他们利用夜战、近战歼敌一千五百多人,给骄狂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经过几日激战,敌军攻势受挫,土气大减。
以喜峰口为主阵地的保卫战,自3月9日至15日,相继经过7昼夜的激烈战斗,我军浴血奋战,士气旺盛,虽有伤亡,但仍然坚守阵地。喜峰口之战,日军被歼数千人,缴获敌大炮、装甲车枪支等大批武器装备,喜峰口保卫战的胜利,是“九一八”以来给日寇的最沉重打击,胜利大大彭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29军的大刀队也因此役而名震天下,成了抗战初期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偶像。
2罗文峪战斗我军大捷
喜峰口战斗后,两军对峙,战事的重心,由喜峰口移到罗文峪方面去了。罗文峪在喜峰口偏西南约55公里的长城线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隘口??势必威胁到喜峰口方面我守军阵地,日军窥测到此点,所以发动了对罗文峪、马兰关一带长城的攻击。日军第8师团抽调两个联队、两个大队,附骑兵一个中队,装甲车3辆、山炮4门、平射炮6门等,联合伪军两个旅,向罗文峪进击。
防守罗文峪的是我第29军暂编第2师,师长由副军长刘汝明兼任。该师的实际兵力只有李金田的一个旅及一些师直属部队,兵力较弱。驻守喜峰口的我军在3月11日的夜袭中缴获了一张日军兵力配置图,判定日军将加紧进攻罗文峪,宋哲元军长即命令第38师张自忠部祁光远团迅速增援罗文峪。在刘汝明师长指挥下,暂编第2师以罗文峪为中心,在黄崖口、大安口、三岔口、马兰峪一带布防,准备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