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张自忠将军殉国纪实(5)

张自忠将军殉国纪实(5)

时间仿佛戛然停止,历史留下一个静穆的场面,殷红的热血交织着迷蒙细雨,构成一个永恒的瞬间—1940年5月16日下午4时!

张自忠,一代抗日名将,怀着平安的良心死去,时年四十九岁。与他同时殉国的还有500多人,留下姓名的是:张敬少将、洪进田上校、马孝堂少校、贾玉彬、白振瀛、赵世森、崔荣祥、徐蔚峰、李世昌、赵德志、王金彪、史全胜……

国殇

奉命驰援的三十八师到达南瓜店时已是深夜,黄维纲师长得知张总司令战死,悲恸万分,当即率领数百人的便衣队夜袭陈家集,在混战之中将张总司令遗体抢走。当日军三十九师团接到军司令部“将张自忠遗体用飞机送往汉口”的命令,为时已晚。

18日上午,忠骸运抵快活铺,三十三集团军将士痛哭相迎。冯治安将军和两名苏联顾问含泪查看了张将军伤势,发现全身共伤八处:除右肩、右腿的炮弹伤和腹部的刺刀伤外,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额各中一弹,颅脑塌陷变形,面目难以辨认,唯右腮的那颗黑痣仍清晰可见。冯将军命前方医疗队将遗体重新擦洗,作药物处理,给张将军着马裤呢军服,佩上将领章,穿高筒马靴,殓入楠木棺材,然后率众举行了庄重的祭奠仪式。

李宗仁是17日接到冯治安电报才得知张自忠殉国的。据说,李惊闻噩耗,痛哭失声,两眼红肿,自言“精神恍惚,若有所失”。

18日,冯治安、李文田联名致电冯玉祥先生,报告了张自忠殉国经过。这时,冯玉祥一家住在重庆歌乐山陈家桥。得知张自忠死讯,冯先生和在场的李德全夫人及随从们,无不痛哭失声。冯先生说:“我读了这个电报真如晴天霹雳,震我肺腑,我不仅哀痛这位二十五年来共患艰苦的老兄弟的死亡,更痛惜在此抗战的重要阶段上牺牲了一员大有作为的猛将,这真是全民族的重大损失!”“九个月前,他向我说的坚决杀敌的话语,不料竟成了遗言;九个月前,雄健勇武的身躯,不料而今闭于一棺,不能重睹了!真是如断我臂,痛彻心胸!”

5月21日晨,李致远将军、徐惟烈顾问奉冯治安之命,率领手枪队乘6辆卡车从快活铺启程,护送张自忠灵柩前往重庆。沿途数万群众,挥泪祭奠。

车抵宜昌,十万群众自发送殡,全城笼罩在悲壮肃穆的气氛中。敌机在上空盘旋吼叫,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

张自忠灵柩在此换船,溯江而上重庆。28日晨,船抵储奇门码头。蒋介石、冯玉祥、何应钦、孔祥熙、宋子文、孙科、于右任、张群率文武百官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

28日下午,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气氛庄严,极尽哀荣。

11月16日,国民政府在重庆北碚雨台山为张自忠举行“权厝”下葬仪式。所谓“权厝”,即暂时浅葬,以待抗战胜利,再移灵首都南京,举行国葬。

张自忠殉国后,国民政府为避免影响全国抗战士气,未立即公开发表消息,直到同年七七抗战三周年纪念日,才将此公诸报端。

噩耗传出,举国震悼。

附:张自忠小传

张自忠(1891—1940),抗日民族英雄。山东临清人,字荩忱。1911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1914年投笔从戎。1916年转入冯玉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官学校校长、总部副官长等职。1931年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获喜峰口大捷。1935年华北事变后,任察哈尔****、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后,奉命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长。1937年年底回归旧部,代理五十九军军长。次年,参加台儿庄会战、徐州突围、武汉保卫战,以战功升任第二十七军团军团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右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晋上将衔,参加随枣会战、冬季攻势,歼敌甚众。1940年5月,参加枣宜会战。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遭日军重兵合围,力战不退,壮烈殉国。■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