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门的抗日猛将,黄埔一期毕业,“一根筋”与日军正面血战
刘戡,湖南桃源人,后追认为陆军上将。他的成长史,简直可以称得上教科书式的小人物的励志故事和贫寒之家子弟的奋斗史。
出生于1906年的刘戡,虽然家在湖南省的桃源县,但刘戡出生后的日子可真的和桃园那样的仙境一点也不搭界,绝没有半点幸福感可言的,可以说刘戡自幼简直能用非常悲惨来形容。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刘戡的伯父不忍心侄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就收养了他。懂得感恩的刘戡,知道了人间的冷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更知道要摆脱这种凄风苦雨的日子,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过上更好的生活。
进入学堂读书后的刘戡,当然感激伯父一家对他的照顾,于是,每当放学后,刘戡主动承担起大伯家放牛的活计。不过,他放牛可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的,他不像其他的孩子不是睡大觉,就是下河摸鱼弄虾,而是骑在牛背上,边放牛边看书,做到放牛学习两不误。
【黄埔军校】
刘戡的伯父当然也非常喜欢自己这个非常聪明的侄儿,一路培养小刘戡读完小学、读中学。懂事的刘戡更没有骄傲和满足,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当他得知广州黄埔军校招生,征得了伯父的同意,告别了养育他的伯父一家去赶考,真的是一考而中。自此,刘戡的命运轨迹就出现了质的变化了。
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刘戡,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只要有战斗,他都带头冲锋杀敌,也正是凭借他的勇敢,当然还有聪明的大脑,打了很多的小胜仗。也正是由这些小胜仗累积的军功,刘戡很快的跨过了排长、连长、团长和旅长的官阶,到了1933年,刘戡已经是第83师师长了,当了师长的刘戡才27岁,不用说年轻有为。
[坚守长城阵地的第83师官兵]
1935年4月13日,刘戡佩戴上了少将军衔的军阶迈入将级军官的行列,没想到的是才刚刚过去一年时间,也就是第二年即1936年的10月5日,他又晋升了一个阶级,又被授予中将军衔。此时的刘戡也只有29岁,30而立还没到,就拥有如此之高的军衔,可见其军事才能的确非同一般。
刘戡为何升级得如此之快,除了蒋介石对他的赏识,也与他打起仗来不要命,非要把敌人打垮有关。因了这样拼命三郎的作风,他被同僚,包括刘戡的上级形象的称之为“一根筋”,一根筋那意思很明白,就像西班牙斗牛,发怒的公牛向斗牛士冲过来,明知道斗牛士手里拿着极其锋利的剑,也要进攻。刘戡就是这样的人,明知道对手无论是强大也好,还是弱小,只要是和他干上了,没有后退可以商量的余地,不是你胜利,就是你死亡,绝不给第二条路可供选择。
[齐装满员的德械师]
毕业于黄埔,又特别能打仗,而且打的大多数是胜仗,自然的就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刘戡也就成了蒋介石的爱将。
对于嫡系部队蒋介石是很舍得投入的,刘戡任83师师长的这个师,属于甲种师,他的师虽然隶属于第17军,在所有第17军的师级单位里,第83师装备是最好的。就是放在当时全国来说,第83师也是响当当的,更能排得上号的,第83师一个师的编制1万多人,甚至超过了很多军的编制。
第83师武器装备也几乎都是德国进口的,士兵也都统一佩戴德军钢盔,被称之为“德械师”,有了这么好的武器装备,又是齐装满员,战斗力自然不容置疑。
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时机来了,也是充分体现刘戡打战一根筋的一战来了。那是1933年4月下旬,刘戡接到命令随部奉调北上,援助宋哲元的第二十九军打击对长城沿线进攻的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