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
在这荒凉蛮夷之地,竟然有一绝美园林,也不知是谁家。奈何这园林好风光早已泄去,连那荷叶也已泛黄,枯萎,相互依偎倒在池塘中。水中鱼儿却仍不识冷暖,照旧嬉戏如常。穿塘而过的画廊中,有一曼妙女子,绾着云髻,轻伏在栏杆上喂鱼,看着水中鱼儿争先恐后地抢夺着食物,不知忧愁,女子不忧地轻叹了一声。
“世霏,霏儿”画廊尽头一楚楚男子冒冒失失地撞破这幽静,手中还拿一件轻裳,跑到女子身边,喘着,“霏儿原来你在这,可让我好找。”
“多么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世霏拢了拢耳边地碎发,依然看着水中的鱼儿。
夏涵渊将轻裳披在世霏身上,讪讪道“霏儿可是生气了?当心伤了身子。”
“我气什么?”
“当然是气:我只顾自己,没有好好陪陪你。”夏涵渊坐下,搂过她的肩,和她一同看着水中的鱼儿。
“这有什么好气的。”世霏将自己的手轻轻覆在肩头的手上,望着鱼儿,轻轻地笑了,“呆子。倒是你,每日公务缠身,应酬不断。你自己的身体要爱惜,可别累坏了。平日自己也注意点,倘若哪天我不在了,谁还能帮你想着这些。”
“是是是,霏儿教训的是。”
夏涵渊忽然将世霏抱起让她坐在自己腿上,轻轻搂着。
“可又是轻了,你呀,也是让我挂心的人儿。”夏涵渊玩笑地轻轻刮了世霏的鼻头一下。
“还不是你害的。”世霏轻躺在夏涵渊的怀中。
“我的不是,让你挂心,我向你赔罪可好。”
“可是要让你赔罪才好,连同昨日的,前日的,大前日的……唔。”
夏涵渊见自己怀中的人儿如此可爱,便忍不住吻住世霏正在说话的嘴。
“几日不见,可让我好想。”
“我也是”
转眼又是三年光景,自新王登基,朝廷便加大税收,供王室之人挥霍,普天之下,民不聊生,天下人无不痛骂昏君。诸侯各族,乃至边境蛮夷都窥视这块肥肉,一时间战乱不断。
这日夏涵渊在书房研究起义的对策,见管家匆匆忙忙进了小院,便知是前月派出拉拢起义势力的使者探子回来了。
“殿下,派出去的使者已经回来了。”管家推开书房门,向夏涵渊行礼,并禀报道。
“老管家,快起来。”夏涵渊放下书本,连忙将管家扶起,“使者怎么说?”
“真如殿下所料,那姜大将军早已对那昏君怀恨在心,也早有谋反之意。”
“姜氏一族自先王时期就赤胆忠心,一心报效朝廷,如今却以功满将成之名,派放到边远地区,对外美名其曰‘功劳已满,告老还乡’。明心人都知这是昏君惧怕姜家势力壮大,不好收为心腹,找了借口除去他罢了。”
“据使者说这姜家愿追随殿下,斩杀昏君,还世人大好河山。看来殿下是深得其心啊。”管家笑道。
“有了姜氏一族,可算是万事俱备了,复国有望啊。”
“恭喜殿下。”
园中风景依旧,乱世中这便是桃源,安然美好与世无争。蜂蝶于花丛飞舞嬉戏,百花香与和暖春风缠绵,池中鱼也自是无忧无虑,安得清静。
忽然一声清晰的玉石破碎之声打破了祥和,惊得枝头依偎的鸟儿,两处飞去。
“你果真要上战场?”
世霏见夏涵渊来向她辞行,忽感气血上涌,胸中撕裂一般的疼。此时却做平常之态,想着细细盘问,说服他。
“是,男子汉大丈夫哪有缩在家中,看别人为自己拼死拼活。”
“若不是今日我撞见管家,问他你平日干些什么,也顾不上家……”
“你只需回答,让不让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