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沈万三的震惊:如雪精盐,买!
沈万三久经商场,非常清楚,食盐在他手中,就是一个垄断行业。
既然是垄断行业,他卖什么,客人就得买什么。
品质高一点,低一点其实没什么区别。
因为客人根本就没得选。
至于为什么,食盐在他手中能成为垄断行业,那还得说到大明的一项政策。
开中法!
明初,虽开国建元,但天下诸多割据势力还未平定,北方元廷仍旧盘踞,大明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征伐天下,荡平四海上。
就算是平定后,也因为平定时间不够,担心反复,必会派大军驻扎。
但问题在于,大军人吃马嚼,每日的耗费无数。
大明刚刚开国,天下还是一片烂摊子,毕竟元廷太能折腾,把九州搞得支离破碎,民不聊生,大明哪里有足够钱粮供应。
于是,朝廷想出了一个办法。
朝廷无力供应,可天下商人不少,许多商人手中可是有大批的粮食,马匹,铁,茶之类军需物品的。
可以让商人,将他们手中的货物,运送到边疆啊。
这样一来,驻扎的军队,就有了足够的军需物资。
也不用朝廷费心费力去操劳,去运输,一举多得。
但是,商业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存在,凭什么给你运送军需物资?
还是把自己积累储存的运送过去?
朝廷自然是要给好处的。
这个好处就是:盐引!
盐引,就是食盐运销许可凭证。
商人将军需物资,送到驻军处,可以获得朝廷颁布的盐引,凭借盐引,可以到规定的地方,拿到食盐,然后在规定的地方售卖。
沈万三手中就有各种相关手续,就被允许在闽州,羊城,吴越等多个地方售卖食盐。
这些地方,除了朝廷提供少量食盐外,只允许他们这些大商人售卖,那不是垄断是什么?
也正是因为垄断,他才有大把机会,可以收纳私盐一起对外售卖。
毕竟,去朝廷指点的地点取盐,质量不好不说,一路上人吃马嚼,又要上下打点,耗费无数,算起来,私盐是成本最低的。
当然,这种做法有一定风险,可朝廷本来就对他们监管不力,南方荒蛮地区监管更是形同虚设,他又是老狐狸,打点打点,账目动动手脚,很容易瞒天过海。
管家王平这时返回,道:“东家,客人送走了。”
沈万三点了点道:“王平,你说,那蓝生不像是糊涂人,为何敢狮子大开口?他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王平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东家,我不知道,不过那蓝生走的时候,留了两斤盐巴,说给我们尝尝鲜。”
“东家,我看过,那盐巴的确有些不凡,我觉得,你可以过过目。”
沈万三盯着王平,足足看了三四秒,才道:“有必要吗?”
“有必要。”王平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