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口汤,吃了块肉的武大,默默站立在一旁。
回味片刻后,转头向一脸忧色的白士其和郓哥几个,微微一笑。
毫无异状。
以武大现在的体质,这鱼肉和汤要是有问题,他早就察觉了。
对身体的掌控力,原本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好了好了!”
“赶紧端过来!”
两个知县是最先忍不住的。
不到一刻钟,武大还站立无事,两个大佬直接就急了。
这汤和肉要是冷了,味道可就远不及刚出锅的时候。
自有杂役上前,替知县和佐吏们分鱼肉和汤。
两个知县分的多些,其余人基本一口肉,一小碗汤。
就算如此……
场面也是一度有些失控。
每个人都是极度的满足,嘴里吃肉喝汤的声响,眯眯眼享受的神情。
简直就是灵魂升天。
上下尊卑都完全忘却了。
“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良久之后,时知县才放下汤碗,笑吟吟看着武大,对着身旁李知县道:“李贤弟,愚兄要抢人了。”
李知县大惊失色时,时知县已经对武大道:“武大,你可愿到我们郓城开酒楼?本官在此承诺,可以资助你二百贯钱,并到时候替你扬名,保你的生意能做的起来。”
“笑话,笑话。”李知县急道:“时年兄你做人太不厚道了,哪有这样的?武大,你留在我阳谷,我一样助你本钱,替你开大酒楼,将来保你是我阳谷一块招牌,富贵可期哪!”
大宋的商品经济和餐饮业的发达,后世难以想象。
武大若真的开起大酒楼,而且凭他的水平和知县的庇护,站台,生意火爆是不必多说。
一年过千贯钱也能赚。
十年过后就是阳谷的一块金字招牌,到时候也是县里有名望的富户之一。
而且历任知县都会倚重于他,毕竟官场上的迎来送往,拉关系,攀交情,都是免不得要设宴席。
可以说,一个武大这样水准的厨子,哪个知县要是私人拥有了,仕途都会大有帮助。
现在的蔡京蔡太师,家里的厨子就是最顶尖的,蔡家的私宴也是闻名京城。
还有苏东坡,不光是名臣词圣,还是个有名的美食家。
南宋高宗年间,秦桧和张俊等大臣的家厨也是闻名一时。
西湖边的楼外楼,就是在那时成为千古名楼。
可见在大宋当个名厨,地位可没想象的那般低,最少是比明清时强的多。
两个知县也明白,武大这样水准的大厨,不太可能成为他们的家厨。
武大现在的水准,一年几百上千贯都能赚了。
他们又能开多高的工钱?
要是没有成名也还罢了。
今天的宴会过后,最少在附近州县,武植武大郎的大名必定是会流传开来。
强迫成为自己的家厨,不是强迫也是用强,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