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批梳理书中的描写:先写“院宇匾对”,那是“贾氏宗祠”匾额;又写“抱厦匾对”,点出抱厦前的“九龙金匾”和先皇御笔;再写正殿前的“闹龙填青匾”和御笔题写的对联,作者和批书人紧密配合,逐步引导读者注意贾府宗祠的特征,完全是帝王之家的规制。熟知帝王规制的人看到这里,“早令人惊心动魄”了。“最高妙是神主看不真切”,作者无法点出宗祠祠堂供奉的神主,因为,那里供奉的是先皇的灵位,写出来还得了,那是要被灭九族的。所以,作者只能在此处用“神主看不真切”轻轻一笔带过。
书中描写宁府的祭祖过程:“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荇贾芷等便接了,按次传至阶上贾敬手中。贾蓉系长房长孙,独他随女眷在槛内,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便传于他妻子,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直传至供桌前,方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
脂批云:“槛以外,槛以内,是男女分界处;仪门以外,仪门以内,是主仆分界处。”用贾荇贾芷作内仪门的传蔬人,是取其名字的“行止”之意,意在摹写盛大典仪时太和殿的肃严威仪,主仆分界。
以贾蓉作槛外传蔬人,是用其长房长孙之意,从贾敬手中接过祭祀的菜蔬,可以跨入槛内男女分界,暗示了其身上的帝王血脉的身份。“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暗示的是此处已是皇上后宫,因为皇宫后宫之中,只有皇帝、皇子才是真正的男人。
故此:“献帛献爵择其人,应昭应穆从其讳,是一篇绝大典制。”?“祭宗祠”“开夜宴”一番铺叙,隐后回无限文字。谁是知音者?读者须用心体会,方不枉作者和批书人的一番苦心。
《红楼梦》中还多次出现“丹墀”的描写。
第七回:宝玉和凤姐到宁府初会秦钟,宝玉和秦钟玩了一会儿。吃毕晚饭,凤姐起身告辞,和宝玉携手同行。尤氏出送至大厅,只见灯烛辉煌,众小厮都在丹墀(chí)侍立。
第五十三回:宁府宗祠祭祖,只见:“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轩锦簇,塞的无一些空地。”
丹墀释义:
1、指古时宫殿前的石阶,因其以红色涂饰,故名丹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如: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三国演义》
2、指官府或祠庙的台阶。
在二十五史(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中,“丹墀”出现一百九十三次,专属宫殿或帝王祠庙。
“丹墀”在《红楼梦》贾府中出现,这是明显的僭越!,因为,宁国府是居住的宅第,是私家宅院而已,怎么可能用“丹墀”这样的词汇呢?
了解了清王朝对王公、官员宅邸的规定,你就明白了《红楼梦》的贾府中“宗祠”和“丹墀”描写的目的。
《新话红楼》已经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已登陆喜马拉雅,本音物语播讲,欢迎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