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麟的教学方式,引得翰林院轩然大波。</p>
人家教四书五经,你教户外长跑。</p>
人家教仁义礼智,你教生灵涂炭。</p>
总之本来就因得罪胡惟庸,被人嫌弃的岳麟,如今彻底被孤立了。</p>
岳麟也乐得如此,每日巳时去大本堂,带着朱樉朱棡锻炼身体,随后再讲一段《纪效新书》。</p>
午饭前便直接走人,下午的时间用来教授朱四郎与小赖利,小日子过的很是滋润。</p>
七日转瞬即过。</p>
岳麟刚到大本堂,却发现一众翰林正襟危坐,早已没有了平日里的冷静。</p>
“岳翰林!快过来!皇上今日要来抽查皇子功课!”</p>
宋濂低声提醒,岳麟恍然大悟,这就跟家教一个样,家长总要通过考试,来看看孩子的成绩。</p>
</p>
岳麟会心一笑,点头谢过宋濂提醒,随后站在了末席。</p>
“咳咳!”</p>
屏风后,想起了皇帝的声音,岳麟纳闷不已,果然是天威难测。</p>
来到大明以后,他还没见过洪武大帝的阵容。</p>
究竟是不是那张猪腰子脸,这可是困扰岳麟已久的问题。</p>
“橚儿!这些天,你都学了什么?给咱说来听听!”</p>
朱橚没想到自己第一个被点名,赶紧躬身行礼答道:“回……回父皇!儿臣与宋先生熟读儒家经典。”</p>
屏风后的皇帝颔首点头,随即发问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p>
众人都知洪武大帝出身贫寒,甚至做过僧人和乞丐。</p>
但自从得到郭子兴赏识后,朱元璋便用功读书。</p>
他所说的正是《大学》中的名句,示意让朱橚往下背。</p>
平日上课都在打瞌睡的朱橚,支支吾吾道:“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p>
眼见朱橚吭哧瘪肚,朱元璋再也忍耐不住,“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p>
“平日让你在大本堂听学,结果连这等简单的儒家经典都背不过?”</p>
“宋濂老匹夫!你咋教的咱儿子!”</p>
眼见皇帝发火,宋濂赶紧告罪。</p>
岳麟险些笑出声,这哪里能怪朱橚?</p>
人家年纪尚小,气得还早,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难免记忆力不好。</p>
更别说,想要背诵儒家经典,需要理解其治国理念,才能够融会贯通。</p>
宋濂只讲经学,却并未告知朱橚其所以然。</p>
想来也能理解,毕竟朱橚不是朱标,将来没有机会治国。</p>
朱橚挨了父皇一顿臭骂,愁眉苦脸地坐下。</p>
“樉儿!”</p>
“到!”</p>
见朱樉这般回答,朱元璋愕然,但却觉得儿子精气神明显不一样。</p>
“你这些时日,都学了些什么?跟咱说说!”</p>
“回禀父皇!儿臣跟随岳先生,醉心兵学,将来要当那踏破贺兰山的岳武穆!”</p>
朱樉此言一出,引得一众翰林们耐心鄙夷。</p>
读书人最鄙视的便是沙场莽夫,谁知这岳麟,竟然要将秦王殿下培养成武将!</p>
屏风后的朱元璋,听到儿子如此回答,可谓是眼前一亮!</p>
在他的构想中,元廷衰弱,正是因为宗室力量薄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