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皇向常虹做此感慨,常虹便道:“陛下,写《农桑实纪》的程先生已经入京,今日收到了内侍司递上来的请见文书,您看,哪一日宣他?”</p>
哪一日宣程灵入宫觐见?</p>
常虹这一问,却使得魏皇忽然静极思动。</p>
“程愚之入京了?如今在何处?”</p>
对于魏皇宣召入京之人,常虹是时刻关注的。他立刻道:“回陛下,程先生如今正在城东松阳客栈暂住。”</p>
就在松阳客栈?那好得很!</p>
魏皇哈哈一笑,当即站起身。也不叫人到御花园来钓鱼了,更不待宫里了,索性就带上常虹,又带上王文,衣裳一换,这就微服出了宫。</p>
见不见程愚之,那是次要。重点是,有仗打不得,烦死了,不如出宫散心,去去闷气!</p>
程灵不知道眼前与自己对话的老者居然就是魏皇,只做平常道:“老先生说的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若要既稳妥,又抓住时机,那就只有……”</p>
说到这里,她停了停。</p>
嘿,好小子,倒卖上了关子!</p>
魏皇顿时不悦道:“怎么?什么惊天动地的好主意,竟是说不得?”</p>
程灵的眼睛微微转动,在旁边常虹的喉结处一划而过。她垂目,却是忽然一手撑到桌上,微微向前倾身说:“也不是说不得,只是需得压低了声音说,这个主意有些损,不好叫旁人听见。”</p>
一个损主意?</p>
魏皇顿时来了兴趣,他也向前倾身,并压低了声音道:“行,那你就小声点,说来听听。”</p>
王文皱眉,常虹竖起耳朵,吴耘杨林和许义都连忙挪动身形,坐得又离程灵近了些。</p>
程灵压低声音道:“咱们自己的粮食不够,短时间内要想既维持国内安定,又能获得足够军粮,便有两策。一策对内,轻徭薄赋,以安民心……”</p>
轻徭薄赋?</p>
要不是魏皇就在旁边,王文险些都要怒骂出来。</p>
好家伙,打仗就得征粮,你小子还想轻徭薄赋?</p>
却听程灵紧接着又道:“一策却是对外,尤其是对陈国和蜀国,可以从这两国购入粮食。”</p>
什么?</p>
魏皇微微拧眉,道:“陈国和蜀国明知我大魏国力强盛,又岂会卖出粮食给我国?”</p>
程灵轻笑道:“自然不是直接寻那两国国主买粮,但若有那脾气怂的,喜欢骑墙的,贪财的,或是好色的……总之是有种种弱点的士大夫,寻他们买粮,老先生思量思量,他们会不卖么?”</p>
要不怎么说这主意损呢?</p>
魏皇沉默须臾,片刻后哈哈笑出了声。</p>
笑声甚至惊扰了旁边还在高谈阔论的学子们,一下子这个角落就引来了不少目光注视。</p>
魏皇左右扫视一眼,渐渐收住了笑,但旁人的目光显然并不能真正影响到他。他炯炯的目光落在程灵身上,笑起来说:“你这后生,瞧着老实单纯,原来并不是啊。”</p>
程灵眨眨眼,却是无辜道:“老先生,晚辈不实诚么?”</p>
魏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