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脱壳,功成身退【第二杯】

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脱壳,功成身退【第二杯】

说道此处,甄应嘉的眼神飘向远方。</p>

似乎是都中的方向。</p>

片刻后,他又口中喃喃道:</p>

“到时候,难免会有人注意起别的事情。”</p>

甄家这边没有什么动作,冯一博却要动了。</p>

大捷之后才过一个多月,他就接到了内阁的谕令。</p>

先是肯定了他剿倭的功劳。</p>

又说他差事完成的很好,可以回京复命了。</p>

这道谕令下的很是时候。</p>

若是动作快,应该能赶在过年之前回去。</p>

随同谕令而来的。</p>

还有兵部从九边调回的一位指挥同知。</p>

名叫李三木。</p>

新军从此改为象山卫,回归江南兵部的怀抱。</p>

李三木被调来之后,升任象山卫指挥使。</p>

他还带了两个千户一起到任。</p>

李三木在冯一博的陪同下,一脸桀骜的检阅了新军。</p>

对训练了十几天的军容倒是十分满意。</p>

“新军最后一战损失太大,所以现在很多都是新兵,将来要靠李指挥使自己练兵了。”</p>

冯一博把人都搞没了,剩下这些样子货。</p>

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p>

因此忍不住给李三木打了个预防针。</p>

但对方显然没当回事,闻言傲然一笑道:</p>

“冯侍讲放心,我在边地本也负责练兵,肯定不是那些江南老爷可比。”</p>

你会练兵就好。</p>

毕竟边地时常冲突。</p>

若没两下子,可能也活不到现在。</p>

冯一博松了口气,对于对方的讥讽并没放在心上。</p>

李三木看了一眼冯一博,见他没还口,才又补充道:</p>

“当然,我不是说冯侍讲,你还是多少有些本事的。”</p>

对于这种程度的认可,冯一博只笑笑没说话。</p>

很快,两边就交接完成。</p>

冯一博立刻将剩下的,为数不多庄丁全部抽走。</p>

留下三千新兵蛋子,就回了金陵老宅。</p>

好好歇了两天,才带着孟姨等一众老家人。</p>

踏上了回京的路。</p>

中途路过扬州,冯一博下船。</p>

到扬州盐院拜访林如海。</p>

冯一博一到书房门口,就连忙施礼:</p>

“见过叔父,半年未见,叔父清减了!”</p>

林如海确实瘦了一点,其他倒还一如上次。</p>

见冯一博进来,他也起身相迎。</p>

眼中都是笑意的,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会儿,才道:</p>

“一博你也清减了些,还黑了一点,在军中吃了不少苦吧?”</p>

“倒是让叔父担心了!”</p>

冯一博笑了笑,回道:</p>

“这趟掌练兵事,难免要风吹日晒,倒也谈不上什么吃苦。”</p>

林如海却是不信,摇了摇头,又连忙道:</p>

“走走走!先进来再说!”</p>

两人寒暄之后,分宾主而坐。</p>

“我在扬州都听说了,我们冯稼轩再次大展神威,仅用半年时间,就将倭寇连根拔除。”</p>

林如海看着冯一博,越发觉得满意。</p>

心中对贾政十分感激。</p>

文能探花及第,武能练兵剿倭。</p>

给黛玉找了个这样文武双全的女婿,自己这位舅兄还真有眼光。</p>

“叔父谬赞,一博哪里敢称什么稼轩?”</p>

冯一博闻言连连摆手,又苦笑道:</p>

“而且也说不上连根拔除,定多算是重创。”</p>

他说的是实话,林如海却以为他在谦虚,又笑道:</p>

“在我面前,你也不必自谦,三千对一万,还几乎全歼对方,足以名垂青史矣!”</p>

“可不敢想什么名留青史!”</p>

冯一博闻言,更显惶恐起来,连忙道:</p>

“无非是为了差事竭心尽力,也顺便为江南百姓尽一份心力罢了。”</p>

“我们之间更不必说这些虚套,任谁知你的功绩也要说一声好。”</p>

林如海不再继续捧他,转而道:</p>

“而且不仅差事完成的好,现在回去,也正是好时候。”</p>

冯一博连忙做洗耳恭听之状,道:“叔父的意思是……”</p>

“急流勇退。”</p>

林如海轻飘飘吐出四个字,让冯一博陷入沉思。</p>

看来都中应该有高人帮忙,也是这个意思。</p>

是恩师李守中做的?</p>

林如海点到为止,不再多说这些,又道:</p>

“若按照差事考核,你这次大概率能直升五品,就是不知能去哪个部门任职。”</p>

</p>

冯一博闻言也不再虚套,直接道:</p>

“希望不是兵部就好,我可不想再带兵打仗了。”</p>

“去不去兵部关系不大。”</p>

林如海却有不同看法,道:</p>

“你既然有了知兵事的名声,以后难免还有这样的差事。”</p>

“这……倒也是!”</p>

冯一博愣了一下,便明白对方说的有道理。</p>

“可惜你和黛玉还未成亲,不然这次一份诰券是少不了的。”</p>

说起军功,林如海顿觉可惜,不过很快又道:</p>

“不过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p>

两人又聊了一会,林如海就摆好了酒席盛情款待。</p>

第二天冯一博前来告辞。</p>

“这次回去,也快过年了,正好我让人带着一应年礼和你一起进京。”</p>

“我给岳母大人带好,给两位舅兄带好。”</p>

林如海亲送冯一博,一路口中不断叮嘱。</p>

“尤其是二舅兄,帮我选了一位乘龙快婿,我定然要好好答谢一番。</p>

“还有给你师尊带好,就说我因差事不能亲往,但期盼和他再喝一杯。”</p>

一边说着,已经到了门口。</p>

冯一博最后作别,道:</p>

“叔父留步,我一定都会带到。”</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