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家规三条,新居备好【超大杯】

第一百七十八章 家规三条,新居备好【超大杯】

冯一博一直想找个机会,亲自去一趟流求。</p>

虽然有运输木料的船只往来,差不多每个月都能收到汇报。</p>

而且这一年里,因为修建省亲别墅,都中对木料需求大增。</p>

冯一博每个月,甚至能收到两次以上的汇报。</p>

偶而有重要的事,狗子还会来府里面呈。</p>

可即使这样,他还是想要亲自过去看看。</p>

因为很多事情,终究要亲临现场才能了解。</p>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出因地制宜的决策,</p>

不然很容易纸上谈兵。</p>

现在可卿已显出疲态,有些应接不暇了。</p>

不然也不会主动找王熙凤帮手。</p>

若是他能过去,至少可以把管理制度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p>

避免无意义的亲力亲为,让可卿的杂事减少一些。</p>

当然,如果可卿想像冯一博这样,做个甩手掌柜。</p>

那还是不太可能的。</p>

冯一博为了做甩手掌柜,做了太多安排。</p>

不仅在用人上尽量用自己人,还大搞平衡之术。</p>

一切只为防微杜渐,避免任何一方独大。</p>

同时又耗费心力,开辟都中的木料买卖。</p>

让他能在都中遥控流求,掌控发展的大方向。</p>

不至于因联络不畅,让海外失去控制。</p>

日常杂务他不会多插手,但重大事务必须要有冯一博的首肯。</p>

当然,海外主事肯定有临机专断的权利。</p>

但在专断之后,也需要向冯一博说明原因。</p>

就是靠这套管理办法。</p>

我们的黑龙王才能“人在家中坐,牢牢掌大权”。</p>

而这些办法,正是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所制定。</p>

那么海外的实际情况呢?</p>

他只能从可卿、狗子等人的日常汇报中一窥端倪。</p>

虽然流求有了如今的规模,也还算发展的不错。</p>

但终究是隔海操控,很多地方还是不够精细。</p>

可惜的是,冯一博在都中着实脱不开身。</p>

若是请长假,没个好借口不说,也容易影响仕途。</p>

好不容易,年纪轻轻就官至五品。</p>

这个时候,除了丁忧之类,其他长假就等同于留职停薪。</p>

大好前程可不是这样肆意挥霍的。</p>

若是外放闽越,倒是方便掌控。</p>

但他之前在江南剿倭,已经算是外放过了。</p>

也不必为求地方经历,再平白外放一次。</p>

冯一博如今该做的,就是在部中苦熬资历。</p>

以他的年纪,只要稳扎稳打。</p>

将来登阁拜相,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p>

就算他一动不动,都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嫉妒着呢!</p>

若是轻举妄动,很容易受到各方攻讦。</p>

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p>

从长远来看,如果他在朝中发展的好,对海外也能更好反哺。</p>

可以提供相应的便利,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庇护。</p>

再加上,他如今定下两门婚事,又纳了三房妾室。</p>

不到万不得已,冯一博不可能抛开这边大好前程,还有娇妻美妾。</p>

哪怕海外发展的好,有封疆裂土的可能。</p>

也一样不值得他冒险去搏一次。</p>

因为他暂时不去,海外也只是发展稍慢一些。</p>

将来还有的是机会。</p>

所以,海外的事就还是先这么悬着。</p>

若有机会,冯一博就过去看看。</p>

没有机会,他在后面把握好大方向。</p>

其余交给那边四人去处置就好。</p>

这边狗子离开,冯一博也就回了妙玉那边。</p>

两个新婚燕尔,就算以妙玉的冷艳,也难免有些缠磨。</p>

就这样,冯一博接连半月都陪在妙玉这边。</p>

竭尽所能的陪养感情。</p>

而妙玉除了晨昏定省,几乎就是在屋里不出门。</p>

当然,不是因为别的。</p>

只怕被尤家姐妹给笑了去而已。</p>

半个月后,妙玉的新手保护期算是过了。</p>

为了避免厚此薄彼,冯一博把尤家姐妹找来。</p>

等三人到了一处,就开始排班了。</p>

原本只有尤家姐妹,两人不争不抢。</p>

还时常一起伺候。</p>

现在有了妙玉在,自然要公平公正公开。</p>

这个班倒是很好排,无非就是七天一个轮回。</p>

最后再加上三条规矩:</p>

第一,一人一天,来回轮换。</p>

这个是最基本的公平。</p>

尤家姐妹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意图。</p>

各自暗下决心。</p>

只要每次都一起伺候,她们的机会就能翻倍。</p>

第二,两轮之后,清净一天。</p>

这个是冯一博自己加的。</p>

借口是偶尔要独处,清净身心。</p>

实际上需要清净的,自然没有心。</p>

只有身。</p>

他虽然很强,但也不是铁打的身子。</p>

偶尔歇歇,避免过度劳累。</p>

上六休一,这个频率还能维持。</p>

若是将来感觉太累,就搞个大小周。</p>

再挺不住,那就双休。</p>

第三,特殊情况,直接轮过。</p>

这个自然是尤家姐妹要求加的。</p>

避免特殊情况,白白浪费机会。</p>

她们姐俩现在争分夺秒,想要先一步怀上子嗣。</p>

只有这样,才能地位稳固。</p>

哪怕姐俩有一个怀上,也算解决后顾之忧。</p>

此三条规矩,三女都无异议。</p>

冯一博当即宣布,即日起正式生效。</p>

这边定好了家规,三女就联袂离开。</p>

一起去后面陪李孟氏说话。</p>

而冯一博则开始研究乔迁新居的事。</p>

他让人去请李守中,相约书房见面。</p>

等李守中到了,连忙起身见礼。</p>

两人落座后,冯一博才笑着道:</p>

“恩师,北门那边宅子修的差不多了,就差后面的园子还未栽种花木。”</p>

李守中之前去过一次,知道那边占地很大。</p>

对这个修建速度感到微微惊讶,疑惑的道:</p>

“哦?这么快就要竣工了?”</p>

惊讶之后,李守中却没继续纠结。</p>

没等冯一博说话,就笑着又问道:</p>

“那就是说,等开春栽好花木,就可以迎薛家姑娘过门了吧?”</p>

这话问的冯一博一愣。</p>

他本来想铺垫两句,就准备邀请李守中一起搬过去,继续同住。</p>

没想到一提新房竣工,李守中却联想到了迎亲。</p>

这自然是因为,李守中知道薛家来了都中。</p>

按理说,薛冯两家早该商量婚事了。</p>

但他却一直没听冯一博提起。</p>

尤氏姐俩进门时间不短,却丝毫没有动静。</p>

李守中老两口一直忧心冯一博的子嗣问题。</p>

今日说起新宅子,借机就问起这事。</p>

冯一博先愣了一下,以为李守中是问薛家送嫁的事,就摇了摇了摇头,道:</p>

“薛家那边虽然对外都说,是来都中送嫁,但其实只为帮薛家二房走些关系。”</p>

这事不用冯一博说,李守中自也有耳闻。</p>

贾政上书保奏梅翰林之后,还曾广邀老亲帮忙。</p>

自然不会漏掉李守中这个亲家公。</p>

可李守中为人正直,却不是傻子。</p>

自然不会答应这种请托。</p>

他连落笔都不曾,只让人回了个口信儿。</p>

说自己不参与新旧党争。</p>

对于李守中来说,这是冒着极大风险的提醒。</p>

可惜的是,哪怕都摆在明面上,</p>

贾政还是未能理解。</p>

他只觉自己保的是实在亲戚,并未参与什么党争。</p>

自觉无愧于心。</p>

当然,贾政为人谦恭厚道。</p>

虽不理解,也没强求。</p>

毕竟,他请托的人多了,上本者却是寥寥。</p>

也不差李守中这一个。</p>

李守中听冯一博提起这事,顿时皱眉。</p>

不过对于这位亲家,他也没什么好说。</p>

当下摇了摇头,道:</p>

“不管怎么说,薛家大房也来都中了。”</p>

绕开薛家二房的事,才继续问道:</p>

“你没和他们商量一下婚事?”</p>

没等冯一博说话,又道:</p>

“我记得他们家长辈就一个母亲,并无其他。”</p>

“我若上门有些不便,让你师娘过去商量一下。”</p>

冯一博一听,就知道李守中误会了,连忙摆手,口中道:</p>

“不必劳动恩师和师娘,其实薛家公子已经和我提过一次。”</p>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才道:</p>

“只是我还没想好,就推说宅子还未竣工,没给具体答复。”</p>

李守中闻言一愣。</p>

都已经定亲了,对方又来送嫁,你还有什么犹豫的?</p>

这还是皇帝赐婚,难道你还想退婚?</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