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家规三条,新居备好【超大杯】

第一百七十八章 家规三条,新居备好【超大杯】

他百思不得其解,当下就皱眉问道:</p>

“这是何故?”</p>

冯一博听问,就是老脸一红。</p>

有些不好意思的讪笑一下,才吞吞吐吐的回道:</p>

“过了年,薛家姑娘方才十五,却不过将笄。”</p>

说到此,冯一博面露为难道:</p>

“所以我才犹豫着,是不是再等一年更好些。”</p>

好家伙!</p>

李守中这才恍然。</p>

搞了半天,这小子是嫌薛家姑娘小啊?</p>

《礼记》有云:十有五年而笄。</p>

也就是说,女子十五岁就要换个发型。</p>

把头发挽起,用一个东西一插,代表已经成年。</p>

这个东西就是笄。</p>

和男子及冠类似,也称为及笄。</p>

而将笄,指的就是已满十四,未满十五。</p>

冯一博手中有宝钗的庚帖,自然是算过年龄的。</p>

宝钗过年就十五了,但那是……</p>

“虚岁十五?”</p>

李守中一听将笄,先微微皱眉。</p>

再见冯一博的神色,没好气的道:</p>

“差一岁而已,何况嫁做人妇就可戴笄了!”</p>

只要嫁人就可以换发型。</p>

可冯一博纠结的也不是发型啊!</p>

“你们也不是才定亲,都快两年了,早晚也要迎过门的。”</p>

李守中见冯一博有些犹豫,就劝了起来,又道:</p>

“再说,过年你也二十了,我看就别等下去了吧。”</p>

这个二十也是虚岁,但在大魏也算晚婚了。</p>

虽然冯一博已经纳了尤家姐妹,还有个刚进门的妙玉。</p>

但那都是妾室。</p>

严格来说,冯一博现在还是单身未婚的大龄青年。</p>

“薛家姑娘也到了年纪,正该迎过来了。”</p>

别说是虚岁十五,就算十三、四虽,成亲的也大有人在。</p>

显贵人家稍微好些。</p>

哪怕定亲了,一般也会多留几年,好好教养。</p>

但将笄过门也是没问题的。</p>

可将笄过门没问题,但冯一博有问题。</p>

十四周岁,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大姑娘了。</p>

可对于冯一博来说,还是有心理障碍。</p>

他实在有些过不去心里的槛儿。</p>

“不管怎么说,他们母子三人既然说来都中送亲,我看就尽早迎她过门。”</p>

</p>

李守中循循劝导,最后还道:</p>

“不然再闹出什么闲话,就好说不好听了。”</p>

这话让冯一博陷入了沉思。</p>

若是有人送亲,而无人接亲。</p>

难免就要有人说起闲话。</p>

比如说他想要悔亲之类。</p>

但凡他有所犹豫,这样的闲话就会传出去。</p>

即使薛家两房都是这个借口,但任谁也知道宝琴才几岁。</p>

自然明白那是借口。</p>

可宝钗的年龄够了,若是不迎,那就要有闲话了。</p>

冯一博之前只想这年龄的事了,倒是没想这些。</p>

不过,若是先迎回来,倒也不是不行。</p>

正好先培养培养感情。</p>

想通这些,冯一博当即拱手,道:</p>

“多谢恩师教诲,我明白了。”</p>

稍一沉吟,就道:</p>

“等我和薛家商议一下,开春修好了园子,就迎她进门。”</p>

“如此就好!”</p>

李守中见他相同,自是满意点头,又道:</p>

“让你师娘和薛家主母商议,好帮你操持一二。”</p>

“恩师,这事不急,还要等开春再说。”</p>

冯一博闻言却摆了摆手,笑着道:</p>

“我现在倒是有个事,需要年前办好。”</p>

“哦?”</p>

李守中面露疑惑,问道:</p>

“还有什么事?”</p>

眼看都二十了,成婚不急什么急?</p>

难道他还想在成婚前,再纳几个妾?</p>

李守中心中琢磨着,还有没有合适人选。</p>

要不在李家找个庶女?</p>

“那边虽然园子没载花种草,但前面宅邸已经修建好了。”</p>

冯一博不知李守中所想,朝他一笑,道:</p>

“我想着,咱们年前就搬过去。”</p>

李守中正在思考李家有没有合适人选。</p>

闻言反应了一下,才明白冯一博是在邀请自己过去同住。</p>

“原来是这事啊!”</p>

李守中恍然,随即摆手道:</p>

“你们搬过去吧,我和你师娘就在这边住着。”</p>

显然,这事他早就想过,所以才能直接拒绝。</p>

又笑着道:“两边也不远,平日往来也方便。”</p>

冯一博闻言却不答应,他立刻道:</p>

“恩师,您和师娘若是不去,那我也不去了。”</p>

这话发自真心,李守中自然明白。</p>

“别说傻话,若非你修了新宅子,我和你师娘早就搬出去了。”</p>

李守中欣慰一笑,说出了实情,又摆了摆手,劝道:</p>

“你也不是孩子,搬过去就要成家了,我和你师娘再跟着就不是回事了。”</p>

老两口不止一次的,商量过要搬出去,</p>

毕竟冯一博不是他儿子。</p>

只是,冯一博再三挽留,后来又修建新宅。</p>

老两口一商量,才决定留下。</p>

想等冯一博去新宅那边,他们就把这里买下。</p>

“恩师,我自幼怙恃双失,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恩师和师娘,才让我体验到了家的感觉。”</p>

冯一博立刻发动感情攻势,真挚的道:</p>

“我建那宅邸不只是为了大婚,更是为了给恩师和师娘养老。”</p>

“若您和师娘不去,那我也不会过去,正好就在这院成婚吧!”</p>

看着冯一博像是发脾气的小孩子,李守中有些哭笑不得。</p>

“我知道你的孝心,但咱们师徒太近,于你仕途无益。”</p>

说到这里,顿了顿,李守中一字一句道:</p>

“若我入阁,太近了需避嫌。”</p>

这话也不是吹嘘。</p>

他已官至礼部尚书,就差一步就能入阁。</p>

只要内阁有人致仕,不出意外,就轮到他了。</p>

所谓避嫌,自然就是不能明目张胆提拔冯一博。</p>

至少保持一点距离,再提拔的时候,才能不落人口舌。</p>

“若我出事,太近了受牵连。”</p>

这两年朝中党同伐异,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轮到他了。</p>

尤其他这个位置,进一步就登阁拜相。</p>

最是让人眼红。</p>

若非他本身在江南有巨大声望,又有隆庆帝支持。</p>

再加上和张松越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默契。</p>

怕是早就被人攻讦下台了。</p>

“恩师,您想的太多了。”</p>

李守中将心中担忧说出,冯一博却不当回事的摆摆手。</p>

“以我们的关系,早就绑定一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p>

“无论是否住在一个宅邸,都是一样的。”</p>

说到此处,冯一博不由露出笑意,问道:</p>

“谁还能因为我们分开住了,就觉得我们决裂不成?”</p>

“唉!”</p>

李守中沉默半晌,最后才叹了口气。</p>

带着一丝责备,又带着一丝欣慰,道:</p>

“你呀~!”</p>

冯府这边劝服了李守中夫妇,准备着乔迁新居。</p>

荣府那边的省亲别墅也已经修好,只剩些细碎的收尾工作。</p>

别看剩下一些琐事。</p>

人员往来,穿梭不停。</p>

忙坏了掌事的几人。</p>

一会儿有人禀,工程那边等着湖东西的纱绫。</p>

请李纨去开库。</p>

一会儿又有人来禀,请人验收金银器皿。</p>

探春就带人过去清点。</p>

因没了凤姐,李纨和探春又是初掌。</p>

三五件事,就把几人支的团团转。</p>

宝钗一个外人,又不好过多插手。</p>

只在关键之处帮忙把把关。</p>

王夫人见此,也只能亲自上阵。</p>

就连上房丫鬟等也都忙碌起来。</p>

直忙到了十月末,才全都备齐了。</p>

之后就是监办的都交清账目。</p>

各处古董、文玩俱已陈设齐备。</p>

采办鸟雀的,自仙鹤、鹿、兔以及鸡、鹅等,亦已买全。</p>

交于园中各处饲养。</p>

贾蔷那边也让戏班演练了二、三十出杂戏来。</p>

采买的一班小尼姑、道姑,也都学会念佛诵经。</p>

等禀到贾政这边,他又请史老太君到园中一起斟酌。</p>

直到再无些微不合之处,贾政才敢题本。</p>

奏本才上,当日便得了回信儿。</p>

奉旨于明年正月十五。</p>

即上元之日,贵妃回府省亲。</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