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反应皆不同,羡慕嫉妒恨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反应皆不同,羡慕嫉妒恨

冯一博下朝的时候,走的很慢。</p>

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怕走路快了。</p>

会有些飘!</p>

可能满朝文武都会认为,他是因为立下大功,加官进爵之事。</p>

所以,即使控制不住嘴角上翘,也要压着步伐。</p>

都是在拼命掩藏心中喜悦。</p>

却不知,冯一博确实喜悦。</p>

但这喜悦却不是加官进爵那么简单。</p>

之所以感觉要飘,那是因为浑身轻快的缘故!</p>

来到这个世界,近二十年。</p>

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卷,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p>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p>

通过努力读书,他终于做了一个卷王。</p>

可之后却发现,即使中了探花,上面还是有无数权贵。</p>

随随便便就能轻易压制他。</p>

好在,他有李守中这样德高望重的恩师。</p>

又因婚约与薛家这样的皇商结亲,和贾府这样的高门交好。</p>

但说来说去,终究不如自己也成为权贵!</p>

可能有人会觉得。</p>

只要科举中了进士,就是权贵。</p>

然而,那只是初步跨越了阶级。</p>

只能算个士人。</p>

还是“士人”的中间一层,甚至中下层的罢了。</p>

权贵权贵,除了要身居要职,有权之外。</p>

最好再沾点贵。</p>

在大魏,什么是贵?</p>

自然就是勋爵!</p>

现在,冯一博才成了真正的权贵。</p>

勋位虽然只是入门,但也不容小觑!</p>

从此,他才有了和贾家走动的资格。</p>

之前虽然走动从未停过,但那在外人看来,大半是在攀附。</p>

身份不对等的走动,就叫高攀。</p>

当然,上轻车都尉和贾家的国公门第相比。</p>

还差的很远。</p>

但,至少是有了这个资格。</p>

而不是像贾雨村那样。</p>

即使成了兵部侍郎,也要继续攀附在贾家这棵大树上。</p>

任由贾政召之即来。</p>

何况在不为人知处,冯一博的马甲还顶着最高级的爵位之一。</p>

不仅世袭罔替,还是有封地的郡王!</p>

东海一郡两州,都是他的私人领地。</p>

受大魏保护那种。</p>

若说贵,这才是真的贵。</p>

国公府也比不上。</p>

在大部分世人看来,也管这叫:</p>

大义。</p>

也就是说,谁想颠覆他在东海郡的统治,至少要掂量一下大魏的实力。</p>

总之,方方面面来看,冯一博身上的桎梏,都越发少了。</p>

若不压一压,真要快飘起来了。</p>

毕竟他想做什么事,都有了底气。</p>

哪天行差踏错,甚至是任意妄为。</p>

也都有了退路。</p>

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亮明身份。</p>

去做个海王!</p>

额……是东海郡王。</p>

初掌远超世人的权柄,自鸣得意一阵,算是人之常情。</p>

但也只能这样。</p>

冯一博知道,自己还不能真的就肆意了去。</p>

那可不符合自己的初衷。</p>

所以,这才是他一定要压一压的原因所在。</p>

不仅仅是欣喜,更多的是克制。</p>

“见过小宗伯!”</p>

杨明新见他慢悠悠的,上前以开玩笑的口吻说着。</p>

其中隐约含有一丝酸意。</p>

当然,这丝酸并非恶意,只是人之常情。</p>

比羡慕多一分酸涩,比嫉妒少一分恨意。</p>

非要给个定义,可能就是朋友间的正向攀比。</p>

冯一博闻言,想露出一丝苦笑。</p>

笑却有了,可怎么也苦不出来。</p>

最后只能勉强拉平嘴角的弧度,摆手道:</p>

“新民兄莫要如此,咱们兄弟好好说话。”</p>

小宗伯说的就是礼部侍郎。</p>

这样的称呼,都是崇古叫法,被用来当作雅称。</p>

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p>

兵部侍郎被称为小司马。</p>

工部侍郎被称为小司空。</p>

刑部侍郎被称为小司寇。</p>

等等。</p>

满朝文武大多还在震惊于冯一博加勋之事。</p>

显然忘了,礼部右侍郎才是他的实职!</p>

二十岁的侍郎!</p>

还是六部之首的礼部!</p>

这搞不好,三十岁之前,都要有入阁的机会了吧?</p>

杨明新的酸意就是从此而出。</p>

当然,内阁也不是简单熬资历就能进去的。</p>

一般都是各党的党魁。</p>

或是德高望重,有着多年从政经验的老臣。</p>

才可能有机会被推选入阁。</p>

就如张松越,本是皇帝老师,十足的德高望重</p>

后来又成为新党的党魁。</p>

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内阁首辅的不二人选。</p>

李守中其实并非新旧党人,又和勋贵有些牵扯。</p>

不过,他在国子监多年,积累的声望极高。</p>

说是德高望重,丝毫不为过。</p>

再加上,他被晾在那里十载,却从未动用半点关系。</p>

足可见其人品之端,绝非趋炎附势之人。</p>

所以景顺帝得到他站队的奏本,很是欣喜的将他当做阁臣后备启用。</p>

毕竟内阁之中,也要平衡各方势力。</p>

不可能让任何一方独揽大权。</p>

要不然,他这个皇帝就有被架空的可能。</p>

听到冯一博好似求饶的话,一起过来的刘正立刻接口:</p>

“冯都尉说的是,新民兄你还不快快认错?”</p>

大魏带都尉的勋位,一共有四个。</p>

最低起,是从四品骑都尉。</p>

之后是正四品上骑都尉,从三品轻车都尉。</p>

而冯一博这个,正三品上轻车都尉,正是其中品阶最高的那个。</p>

也只有上轻车都尉,才能被尊称为都尉。</p>

其余的,都要叫全称。</p>

这就是官场里的规矩。</p>

所以刘正虽然和杨明新的叫法不同,但同样没错。</p>

而且一般来说,身兼数职,或者像这样有官又有勋爵的。</p>

一定是优先称呼品阶高的那个职务或者勋爵。</p>

若品阶相同,则优先称呼勋爵。</p>

这都是一些官场的潜规则。</p>

杨明新闻言,立刻会意,故作慌乱的一礼,口中道:</p>

“下官无意冒犯,还请冯都尉宽宥则个!”</p>

冯一博自然知道,这俩人就是故意逗弄自己。</p>

只能故作无奈的叹了口气,道:</p>

“好啦!状元楼,去不去?”</p>

这话一出,杨明新立刻收起惶恐的模样,大咧咧的道:</p>

“早说啊!走吧!”</p>

刘正也是一振衣袖,大步当先,口中还道:</p>

“就是,白白耽搁时间!”</p>

这边冯一博只能托李守中,将告身和诰券带回家。</p>

自己在部里换了便服,就跟着两人一起去了状元楼。</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