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城内温馨备年礼,城外难民无草根

第二百一十一章 城内温馨备年礼,城外难民无草根

时光飞逝,转眼已近腊月。</p>

冯一博又恢复了按部就班的生活。</p>

到了年底,很多典礼都要开始着手准备。</p>

礼部也难得忙碌起来。</p>

眼见离年日近,宝钗也开始忙着治办年事。</p>

这是她嫁入冯府的第一年,自然想要极尽周到。</p>

今年外面时节不好,大魏不少州府都天灾不断。</p>

就连江南那边都没能幸免。</p>

有的地方连绵下雨数月,不见天日。</p>

有的却是旱得开裂,没有半滴润泽。</p>

甚至金陵有几处地方,还下起了雹子。</p>

很多田庄都欠收,甚至极个别的都已经绝收。</p>

同样的,山东两府今年大旱。</p>

朝廷派了人赈济,却也是杯水车薪。</p>

无数百姓变成流民,散到各府乞求活命。</p>

一些本来有田的农民,也不得不出售土地。</p>

只为换取一个活命的机会。</p>

这让不少勋贵豪商,都闻风而动。</p>

犹如闻道血腥的鲨鱼。</p>

就这样明目张胆的,在齐鲁大地低价圈地,买口为奴。</p>

都中这边收成算是好的,可却又闹了鞑靼。</p>

不少郊县百姓的过冬粮都被劫掠一空。</p>

还有不少青壮也被掳走,成了鞑靼人的奴隶。</p>

这就导致城郊各地人烟稀少,城里自然也快断了供应。</p>

虽有各处商人往来,可价格也是奇高不下。</p>

而且依旧急缺各类过冬物资。</p>

这么说吧。</p>

现在的都中,就连鸡蛋都从一个钱,涨到十几个钱一个。</p>

都还不一定能买到。</p>

城中富贵人家,想要维持奢靡的生活。</p>

都是大把的银子如流水般洒出去。</p>

相比往年,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代价。</p>

就连想要筹送年礼,不仅要花足了银子。</p>

还得要东拼西凑才勉强像样。</p>

这样的影响要持续很久,唯有冯家没太大变化。</p>

冯家库房物资丰富,再加上流求那边的往来不受影响。</p>

倒是不至于短了什么。</p>

毕竟,就连果蔬都有些耐储的,运送木料的时候一起送来不少。</p>

再加上,冯家走动的人物也不多。</p>

所以宝钗倒是处置的极快。</p>

她大多依照去年旧例,无非又加上几个薛家的至亲。</p>

“爷,我想同你商量个事。”</p>

白天,处理完年礼的事。</p>

晚上,轮序也到了宝钗这边。</p>

此时她倚在冯一博的怀里,却想到白天下人的议论。</p>

不由面上就带着几分踌躇。</p>

冯一博正自一边摆弄她的玉手,只觉温润如玉。</p>

那是怎么摸也摸不够的。</p>

另一手搂着她的纤腰,感受着起伏的曲线。</p>

时而上下游移。</p>

此时见她模样,就一边摸索,一边有些好奇道:</p>

“现在又没外人,有什么话不能直说?”</p>

宝钗的脸上忽地微微一红,打掉作怪的手,才道:</p>

“爷,我听下面人说,城郊百姓如今食不果腹,很多人都要冻饿而死……”</p>

白天听到下人们的议论,都说着城郊百姓的凄惨。</p>

她就一直在心中思量。</p>

宝钗虽然在人前笃信守拙,但到底心地善良。</p>

任谁有了难处,都是能帮就帮。</p>

而且还会小心翼翼的,照顾着对方的面子。</p>

但显然,今天这事让她动了善念。</p>

却又自觉力乏,能帮的也是有限。</p>

可思来想去,还是该和冯一博商量。</p>

看看能否略尽些绵薄之力。</p>

“所以你想帮助百姓?”</p>

冯一博闻言,顿时明白她所想,笑着道:</p>

“是施粥还是送衣,你自己做主就是,你是咱们家的女主人,这点事何必问我?”</p>

平日里他就支持宝钗,想要让她找些喜欢的事做。</p>

可宝钗为人,最重妇德妇言。</p>

整日在家或是女红,或是陪着李孟氏说话。</p>

还团结妻妾,带着妙玉和尤家姐妹一起。</p>

除了府上的事,和他交代的四海商行之事。</p>

其余从不主动做任何别事,也不提什么要求。</p>

今日自己这个小媳妇,却是难得和他开口。</p>

冯一博无论如何也是要支持的。</p>

“可是……”</p>

宝钗有些犹豫,怕不好把握尺度。</p>

帮人可以,却也不能不管自家。</p>

这一大家子的人心,她自也不能不顾及。</p>

冯一博一见,便猜到大概。</p>

稍稍沉吟了一下,便道:</p>

“你只管做你想做的,家中留下一月的米粮就行,之后自会有人再填上。”</p>

流求那边往来不断,并未受到什么影响。</p>

只要现在吩咐下去,用不了一个月。</p>

米粮自然能运送回来了。</p>

宝钗知道,丈夫敢这么说,就有绝对把握。</p>

顿时露出惊喜和一丝崇拜之色。</p>

“波!”</p>

她一时心中雀跃,又不知该如何表达。</p>

犹豫一下,也只能来一记相濡以沫。</p>

冯一博眨眨眼,摸了摸脸上被亲的地方。</p>

他忍住没说自己所做,但被濡了就一定要还之以沫。</p>

随后两人自是濡来沫往,没一会儿就情难自禁。</p>

不觉间已滚进了被窝。</p>

其实,冯一博早就关注到了灾民的事。</p>

不仅是都中附近的几县。</p>

无论江南受灾之地,还是山东两府。</p>

他都让人招募衣食无落的百姓,悄然运往流求垦殖。</p>

有很多地方,甚至是一村一族的移民海外。</p>

可以说,有些地方虽也十室九空,却不是饿死了。</p>

而是与冯一博脱不开关系。</p>

这些事在大灾之中,却几乎很少人去关注。</p>

甚至个别官员听说了,还松了口气。</p>

认为这算是妥善处置。</p>

可冯一博自然不是纯粹的慈善。</p>

虽然是在做好事,给这些百姓活命的机会。</p>

却也是在挖大魏的墙角。</p>

流求现在的人口,即使不算吕宋。</p>

差不多也有近八十万人。</p>

如果按照现在的节奏下去,预计过完年就可能达到百万。</p>

好在流求土地广袤,还有很多未曾开垦之处。</p>

再加上,还有吕宋众多岛屿。</p>

倒是不愁没有地方安置。</p>

这些土地,都已经是黑龙府所有。</p>

凡是愿意耕种的,都可以租种土地。</p>

第一年免租,还提供口粮。</p>

第二年开始,租子也只有三成,仅是大魏的一半。</p>

再加上,流求和吕宋大多都是一年三熟。</p>

可以说,付出运输成本和一点口粮成本之后。</p>

第二年就能回本,之后就开始创收。</p>

垦殖的移民还都感恩戴德,供奉起黑龙王的牌位。</p>

因为在那里,只要肯付出努力,就都能吃饱。</p>

不仅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没有官吏敢欺压盘剥。</p>

但凡有人敢胡来,纠察队立刻闻风而至。</p>

保管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执法如山。</p>

这样的地方,对这些灾民来说。</p>

简直是人间天堂。</p>

冯一博不能和媳妇炫耀,只能努力耕耘。</p>

希望宝钗也能早日开花结果。</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