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个时辰后,汪直醒来,那乘着小丸子的瓦罐还是温热的。
看到汪直还有点呆呆的,仿佛还在梦中,肃立一旁的点墨回话说:“汪大人,这桂花酒酿小丸子,那两位小公子说是亲手做的,他们说今天没见到师父,明天还过来玩。”
回过点神来,汪直笑着“嗯”了一声。
点墨知道,除了说到这几个徒弟,这位汪大人还真是鲜有笑意。
两个瓦罐里的酒酿小丸子,都被汪直尽数吃了。
吃完小丸子,又再处理了点杂事,子夜时分他才又进入黑甜梦乡。
晓月星辰,餐风露宿,不管是跋涉过多少城市,只有靖州的安逸让汪直有故乡的感觉,在靖州城他才能睡的最安稳。
一夜好睡之后,晨光渐起。
汪直在院子里拘一把清泉洗了脸,从马厩中牵了匹骏马,打马直奔这街市中的一个面馆。
在老靖州城,早起气定神闲地一碗头汤面下肚,神清气爽美美的一天就开始了。
沈记面馆在玄妙观附近,汪直俨然已经是这面馆中的熟客。
一碗苏式面,讲究很多,多放蒜叶叫做重青,少放蒜叶免青,宽汤就是汤多些,紧汤则是汤少些。
吃面的时候,浇头另放在一个碟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夹过来,好像通过一座桥,是为过桥。
汪直最喜欢无汤面,汤特别少的无汤面,那汤比紧汤面的汤还要少一些,吃起来像是拌面的味道。
靖州人早起一碗头汤面,面码在碗中,形状如同穿行在水中穿行的鲫鱼背,一碗面能让人看出小桥流水的情调来。
汪直喜欢这闲适的生活,进了沈记面馆,他要了一碗面,选了一个最靠里边的座位坐了下来。
刚坐下来等面的功夫,一阵少年的嬉闹声从身后传来。
面馆中来了一群小少年,店小二热情的招呼:“几位小客官又来了哦,今天想吃什么面。”
其中一个少年操着还有些嫩生生的小嗓儿答道:“老板我还是要紧汤硬面重青。”听这声音,正是唐寅。
快乐的声音如同清泉一样流淌在这空间里,汪直想就这么背对着那群孩子坐着,听见他们讲话的声音就是极好,不想打扰他们此刻的快乐。
早晨,是面馆客人最多的时刻,客人的身影重重叠叠,隔住了唐寅的视线,他也没有看见坐在角落里的汪直。
就那么听着他们的说话声,不想打断,这样就好。
显然已经是熟客了,店小二看着娃儿们的脸,一一对应着他们说道:“你是一碗宽汤硬面免青,你是一碗无汤烂面少青,一碗紧汤硬面少青,一碗紧汤烂面少青,一碗宽汤硬面少青,再一碗紧汤硬面重青。”
“各位小爷爱吃的面我都记住了,每个人都吃二两面,对不?。”
“对对,小二哥哥记性真好。”众人交口称赞。
嚯,六个人点的面没一个重样的,汪直心里暗叹。
等面的功夫,唐寅调侃祝枝山“枝山兄,我看你还是点上四两面吧,我怕你不够吃,啊哈哈!”
祝枝山瞟了一眼唐寅:“我先吃一碗试试,不够我就把你的吃了。”
董文学:“对呀,枝山兄你还在长身体,你多吃点。”
说笑间,面已经都上好了,这时候祝枝山,徐祯卿他们几个会异口同声的说上一句:“你饿不饿啊,我给你煮碗面吃。”
唐寅也总要回上一句:“呐,做人最重要的呢,是开心。”
这两句话是唐寅后世看的港剧里的经典台词,几乎是每次吃面的时候,唐寅都重复上这句话,不念上一念,不足以振奋精神。
大家都已经熟悉了这句话,一阵哄笑之后,开始吃面,
嘴里吃着面,唐寅却是在脑海里琢磨着这沈记面馆的经营套路,他想看看别人家的面馆是怎样把生意做的如火如荼的,学好学到了为己所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虽然自家也有面,做的也很好吃,唐寅还是要看看同行们是怎么做的,但是因为他非常想在做好吃的面条这件事上做文章。
做好面,卖好面,以小博大,让广德楼名闻遐迩。
这家沈记面馆,面条最是地道,服务也可圈可点,能学的地方简直是太多了。
大家吃面都吃的豪放,唐寅打开折扇,边扇着风边吃面,祝枝山则是吃的高兴了,脚丫子都跟着打拍子。
吃完面,众人离了沈记面馆,一起浩浩荡荡向书院进发。
汪直慢慢吃着面,听着那欢快的声音远去,脑海里却浮想起自己也是这般年纪的时候,却是在死与生之间不断奔波。
汪直生在广西,适逢广西大藤峡叛乱的年代。
最开始对故乡的印象,汪直已经不记得了,他只记得战乱中,看见父兄狰狞的尸体被挂在树上,鲜血淋漓。
从洪武初年到崇祯末年,大藤峡的抗争,延续了整个明王朝的历史,官民损失惨重。
每一次叛乱平息之后,都有被俘虏的民众,浩浩荡荡,如同蝼蚁一般,从广西跋涉万里,去往京城。
不到四岁的汪直就是这万千蝼蚁中的一个。
被作为战利品战俘们,队伍漫长,行进缓慢。
从广西一步一步走到京城,同行的孩子有跟不上队伍的,直接就地被扔在荒山野岭的草丛中。
开始的时候,到底是有人心软看汪直年纪实在太小,人又乖巧漂亮,可以允许他坐在囚车里,反正他人小也占不了多大的地方。
可是后来行进了没几天,拉着囚车的马匹被征用了,囚车中的大人们,被三三两两的绑成一串,小孩子没有被绳索绑住,跟在队伍最后面。
近千人人的瑶蛮队伍走着走着,人数越来越少,小孩子从最初的百余人就剩下十几个,有的大人都没挨过去这一路的艰辛,也被抛弃在山野之中。
有时候走在后面,会看到前方被丢弃在大路上,仰面朝天的战俘。
汪直记得有个战俘还剩下一口气,就那么面孔朝上的躺在草丛里,一双眼睛望着天空的时候,眼珠还在转动,身上却已经站了两只准备啄食他的秃鹰。
一个女子背上背着自己的孩子,一手领着小汪直,怀中的孩子长期颠簸之下,脸色已经被憋得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