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心内大骇,直接就双膝一软,向着那兵人跪下,看到汪直下跪,纪雪妍也赶紧跟着跪下,两个人一个劲不停的向着那个士兵磕头。
小武这时也已经完全惊醒,他拼了命,用着最后一点力气在无用的挣扎。
那个兵人顿了顿,一脚踢开汪直,拎着小武就登上了旁边一个山崖。
汪直跟着那兵人跑,一路上汪直不停的求着兵人。
徒劳的努力,没能换来一线生机。
就像丢了一袋子无用的垃圾一样,兵人将小武直接丢下了山崖。
从看到父兄的尸体被剖肝沥胆悬挂在树上的那一刻开始,汪直就暗暗告诫自己,无论看到什么悲惨的场面,都隐忍着让自己不发出声音哭泣,这一次也是如此。
他忍着泪水,只觉有如万箭攒心,浑身不住发抖,纪雪妍握紧了汪直的手。
汪直凝视着那兵人的脸,心里不停的嘶吼:我要杀了你,我记得你们的面孔还有姓名,我一定要杀了你。
十年后,这个兵人还是个下层士兵,汪直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也扔下了山崖。
可是,那已经是后话了。
小汪直就这一么麻木不仁的一路走着,脚底的疤结了一层又一层,一双脚板几乎走烂。
走上半天停下来,发下一些微不足道的口粮,只能勉强充饥而已,每一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生活。
每当汪直感到自己游荡在生死边缘的时候,纪雪妍总是在他耳边说着,“汪直,快望见京城了,你打起精神来。”
明知道这话是骗人的,京城还离得很远很远,远到此生可能都到不了,但是不知道为何,听到这句谎言,汪直竟然能从心里生出一点支撑自己的力量来。
一个四岁的孩子从广西潇贺古道走起,徒步走到京城,足足用了近三年的时间。
他是活下来的俘虏中,年纪最小的那一个。
但是后来汪直知道,在宫中活下来的难度,不比以当年以四岁的稚龄,从广西徒步走到北京容易多少。
但是无论如何,京城,终于是到了,。
入宫之前,汪直和一群俘虏被关在一所驿站里,他一双脚几乎残废,昏昏沉沉在床上足足躺了三个多月。
恍惚中汪直听到一同被俘虏的小孩说着要净身入宫的事情,说入宫了就会衣食无忧,一群孩子,哪知道那些苦楚,倒是觉得净身入宫是个好选择。
在囚禁的那些日子,最是彷徨无助。
还是个老宦官发现汪直的眉眼和万贵妃早逝的孩子极为相似,他打通关节,把年幼的汪直提溜到了万贵妃面前。
刚刚大病初愈的汪直,脚上的伤还没愈合,被太监领着往万贵妃的寝殿走。
紫禁城庄严肃穆,汪直一路小心翼翼,生怕哪处不对,受了责罚。
领路的太监心里暗暗称赞,这么小的年纪,却如此的稳当,全然没有一点冒失。
“说不定你就火了呢。”老太监看着低眉顺眼的汪直蛮和气的说。
汪直听着这人的话,心里不明所以,但是他觉得这个宦官不是带他去做什么危险的事情。
这也不好说,万一呢,宫里的人坏得很。
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过了多少道门,绕的小汪直已经记不得来时的路。
寝宫内,金碧辉煌,好像梦幻一般的所在。
汪直觉得自己要不是死了,要不就是在做梦,否则怎么到了如此富丽堂皇的地方。
万贵妃懒洋洋地坐在凤鸾宝座上打盹儿的时候,并不认为那个跪在台阶下的小孩子,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惊喜。
她瞄了一眼在身旁打扇子的宫人,旁边的宫人看着她的眼色回答:“听说是个眉目顺眼的小孩子,刚进宫的。”
万贵妃心想:能有多顺眼,能似我儿般顺眼么?
她只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那孩子,都没当回事,就继续睡去了。
睡了好半天,万贵妃才醒过来,让身边的宫人发了话,让跪了有半个时辰的汪直抬起了头。
汪直抬头向着高高在上的万贵妃看了一眼,万贵妃发现这孩子的五官眉眼,和自己刚刚死去的大皇子一模一样。
汪直抬了一下头,就马上低下,没敢再抬起。
再一抬眼,万贵妃已经是踉跄着从台阶上奔下,一路疾奔到汪直面前。
万贵妃蹲下身,汪直依旧是跪着,只听见贵妃柔声说道“你站起身,不要怕。”
汪直站起身也是小小的人,也没比万贵妃高了多少。
眼前的万贵妃,姿态雍容,眼神最初的时候是冷的,然后慢慢的像填了柴火的火堆,渐渐明亮起来。
这尴尬的几分钟犹如是漫长,长长的静默和观看之后,万贵妃突然一把抱住了小汪直。
那个发现汪直的老宫人垂手而立,他嘴角微弯,心下明了,自己可以领赏去了。
还用那些入宫的程序么,显然是不用了。
汪直记得:善解人意,是自小父母亲爱夸他的话,这是他与生俱来的品质。
汪直沉默给那个哭泣中的女人擦掉了脸上的泪水。
这孩子用小手在自己脸上擦拭泪水的温度,仿佛是自己梦中的孩子,在抚摸自己的脸,万贵妃没想到这孩子是这么的懂事,心中又是一暖。
看着汪直的两只脚上还绑着纱布,她轻声问道:“好孩子,你这是走了有多远的路?”
“回娘娘的话,内臣从潇贺古道走到京城,用了三年时间,内臣不知道……是多远。”汪直用稚嫩的嗓音答道。
任谁听了这话,都会心疼。
过了一会,汪直坐在贵妃的软塌上,他好奇地偷偷看着这寝殿内的装饰,流光溢彩,瑰丽无比,但是他觉得一切都离自己那么远。
贵妃非常高兴,仿佛孩子失而复得。
这一晚,汪直直接睡在了寝宫里。
但是这夜的梦里,他依旧是梦见了泣血的屠戮,震天的喊杀声。
第二天,贵妃找来太医看这孩子脚上的伤,汪直脚上的血泡叠着伤疤依旧是一层又一层,但无论如何,这双脚算是保住了。
在万贵妃宫中待了几天,万贵妃差人叫来了宪宗,宪宗一见这孩子和逝去的大皇子长得十分相似,心里也是高兴,
宪宗看着万贵妃高兴的样子,心中很是宽慰,即便是他和万贵妃当年的相濡以沫,到了今天已经被时间渐渐冲淡,他依旧是觉得只要是万贵妃高兴,他可以容忍她做过的任何事情。
宪宗惊讶地看着汪直道:“他长得多么漂亮,我那皇子也是这般漂亮。”
后来的日子里,三个寂寂无依的灵魂,就这么着过起了仿若一家人的日子。
汪直当时就明白,众人只是疼惜他那个早逝的皇太子,并不是疼惜真正的自己,
如果没有那个早逝的孩子,没有自己与那个孩子相仿的容貌,可能最后他也会落得另外一个难堪的结果。
不管怎么样,一切算是安顿下来。
偶尔的,汪直看见一起进宫的孩子看自己的眼神,表面上充满着热情,但是转过头又是万般的嫉妒和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