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音阁所在,是藏书无数,不世出的一座藏书阁,鳞次栉比的书架,绵延千里,不见尽头,书架上的藏书亦是无穷无尽,浩瀚千年乃至后世的书籍无不在此。
阁内纱幔重重,雕花立柱,高耸入云;璀璨的灯火,婉转流连。
此段时间,正是人间中秋时节,流音阁内的书灵们受了上界好些鲜蔬瓜果,又乘着意头吃了些酒,因此白日里也燃着灯,三三两两散在各处打盹。
这天唐寅得了闲,拉扯着祝枝山,说要带他去到一个先前说过的好玩儿地界,于是二人一路玩闹着,向这所不世出的藏书阁进发。
这是自此世为仙以来,唐寅第一次带小友前来。
此阁浩无边际,仙雾缭绕,走了小半日,行到了近前处,祝枝山抬眼向云天之上望去,只见流音阁三字若隐若现,遂惊叹:“我的乖乖,这是什么神仙处所。”
唐寅看着这流音阁周围与往常相比,景色甚是秀丽,奇花异草,石桥流水,这一番新天地的景象,确是让人心旷神怡,想是小书灵们趁着节日的喜庆整饬了这藏书阁。
唐寅已是天庭里走过一遭,流音阁在他眼里看了就是平常楼台,祝枝山看了却是仙府一样的所在。
门口此时无人值守,唐寅猜测书灵们是玩累了在休息,就和祝枝山合力推开了流音阁虚掩的红色大门。
门内还是静悄悄的,唐寅把手放到唇边,轻轻吹了一声唿哨。
书灵们正在酣睡,听见唿哨声起,见到唐寅在门开处,慌不迭地纷纷起身起来相迎,一时间着翅膀闪耀的书灵好似漫天星火。
看到有如小仙子般的书灵在眼前飞舞,祝枝山恍然如在梦中,被眼前似幻似真的美景惊的好险跌坐在地上:“阿寅,这里真的莫不是仙境么?”
唐寅道:“此处不全然是仙境,这是一座藏书阁,在此可看到前世和后世的诸多书籍,是比仙境还要强些的。”
大门在身后轻轻虚掩,透进来一线天光,正好能看见书架绵延千里,望不到头。
流音阁寓意:世间万象,皆有流音。
书中可见流光韶华,如余音婉转。
祝枝山听闻唐寅口中说到后世,茫然发问:“既然有后世,那么真真就是仙境了。”
三重门之后,别有洞天。
祝枝山看着浩浩然,无边无际的书海和翩然飞舞的书灵,惊了半天未动,此时一只书灵飞到祝枝山面前,在他鼻尖处和他眼对眼,祝枝山才恍然想起,这个书灵他曾经见过。
是那日在沈周开辟的荒地上,唐寅夜里出去又回来,回来时抱了一大摞书,屁股后面就跟着这些小书灵,只是那时祝枝山还以为这小书灵是萤火虫。
深吸了一口气,祝枝山一把揪住唐寅,“啊,我想起来了,上次你带了这书灵到书院旁边的田地里,我问你这是何方神圣,你告给我说这是萤火虫,我还说哪里来的这么胖的萤火虫,你可曾记得?”
想起旧日时光,唐寅笑道:“记得,当然记得。”
看见唐寅身旁带了一个小友,书灵们知道,这定然是四才子中的一个,立刻叽叽喳喳的猜着是哪一个。
书灵们见惯了大场面,又端详着来人这气势,这身量,想着多半是祝枝山无疑。
流音阁内自有学堂,前世后世的课程皆可甄选,有选修绘画的,无不仰慕祝枝山的文采风流,画技超然,于是书灵们纷纷飞向前向着祝枝山行礼,闹得祝枝山小脸儿涨的通红,不明白众人为何行礼,急忙腾身躲在了唐寅身后。
直到祝枝山躲开,众书灵才悟到此间的祝枝山还是少年,尚未成大家,不禁笑着散开,可不管如何,这四个人无论是哪一个,在书灵眼中都是如玉的人儿。
一众书灵们拉扯着祝枝山去坊间寻找他可心的书籍。
悬空无人的座位,依旧像一朵云一样在头顶轻摇,座上无人,唐寅寻了一本书,跃上座位,等着祝枝山。
那边祝枝山看着如山如海的书籍,莫不心生快慰,但是他听了刚才唐寅言及后世,所以他只对后世书籍心生好奇,一路探看下来,看着架子上标明的年代皆是自己从未听闻过的,便知道这一片书籍就是唐寅所说的后世藏书。
祝枝山徜徉其间,但见每一列架子中,都是林林总总摆的甚为齐整,唯有一座书架上却是整个书架只有一本书,且此书还是用纯色玉雕的书托托着,那书好似一叶扁舟轻帆卷,祝枝山奇怪,为何此书得如此宽敞的书橱,而其他书本如火头小兵一般肃立在两旁的架子上。
祝枝山因此发问:“为何,此书得这样宽宥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