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聊斋]不一样的唐伯虎 > 第79章 遇险

第79章 遇险

那些幽魂各个目眦尽裂,满眼血泪,唐寅急忙拿出吸魂符一试,发现他们全部是等待再次投胎人间的幽魂,他们带着目的而来,向着目的地而去,寻找可以让他们重生的宿主。

如此多的幽魂赶来此地,看来不久之后,这扬州城马上会有一场十分血腥的杀戮。

因为沈周是凡人之躯,根本看不见这些幽魂,他只是觉得这骤然刮起的烈烈狂风有些让人感到寒冷和恐怖。

见到如此骇人的场景,唐寅急忙命小寿和二虎护住沈周,并对着沈周说道:“师父,今夜天气骤变,我们就暂时不回靖州府了,我刚刚想起别人还有封信需要我带回到靖州府,你先去客栈歇一个晚上,明天如果我没回来,你就不要等我,自己先走。”

沈周这时已经有点微醺的醉意,又看着狂风大起,觉得这样的建议再好不过,于是唐寅找了一家稳妥的客栈,叮嘱小寿与二虎等着明天一早,情况安全一些之后,就赶紧送师父回靖州府,嘱咐完二人,唐寅又目送沈周进了客栈,这才安心离去。

等唐寅送别沈周,再转过身,飞身往林如海府邸方向赶去的时候,他发现前方的扬州巡抚驻地已是燃起冲天的火焰。

瞬息之间,天气变得更加寒冷,风像刀子一样,割在人的脸上,炙热燃烧的火光映着还在满天飘洒的雪花,在天地间呈现出亦红亦白的诡异颜色。

看着这冲天的火焰,唐寅眉头紧蹙,这时他看见对面有好多百姓往自己这个方向逃散过来。

唐寅见状急忙拦住一位奔跑过身边的青年,问道:“这位兄台,前方发生了什么情况?”

那位青年忙答道:“打行的那些恶少冲击衙门了,巡抚李双利已经携带着家眷翻墙跑了,小兄弟你还不快跑。”

青年说完这话,也顾不上再说,转身就跑的无影无踪。

《苏州府志》记载:“市井恶少,恃其拳勇,死党相结,名曰“打行”。

明朝成化年间,一些江南少年子弟,自封为雄杰,少年们聚在一起的初衷,本是想成为人抱不平的民间侠士,但时间久了,这种自封的所谓的侠士就渐渐变了味道。

后来这些少年们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专门成立了打行,为人充当保镖,打手,从中攫取利益,收取银钱。

一来二去这些人从侠少变成了恶徒,他们聚集在一起走街串巷,专门寻那些利大的营生劫掠垄断,后来一些富家子弟,还有官二代们见到有利可图也加入到了打行之中。

在扬州地界上,也有那么一拨打行人员,和当地恶徒两相结合,这些恶人在江南各地流窜,打着官家的名号做些劫掠营生,不停的勒索骚扰当地民众,令受到叨扰的民众苦不堪言。

前些日子,因为这伙恶少连伤了几条人命,恰逢扬州新任巡抚李双利到任,此人到任后即对打行恶少的行为明令禁止,并令各个附属的县衙各处缉捕为首作恶,伤及人命的的打行头目。

李双利新官上任三把火,本想着借此行为树立威望,但是没想到这种正常的遏制行为,却是起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打行恶少们本就是依赖父母权势,其中有人的父母在朝中身居高位,关系网盘根错节,这样的背景令他们有恃无恐,一向无人敢管,如此嚣张跋扈怎能忍受突然间的严令缉捕。

于是这些恶少匪徒们聚集在一处密谋商议,准备在这天夜幕降临之后,携带利器,弹药,攻击扬州巡抚驻地。

恶匪们先是攻破将州府牢狱大门,将狱内一干犯人放出,鼓噪声势,随后一些本不属于打行的恶徒也随之参与其中,趁火打劫。

匪徒聚众行事,声势浩大,气焰嚣张,到处放火行凶,这其中就有那么一拨人,认为林如海的盐官自古就是肥缺,一定是家底深厚,想到此,他们当然不能放过林如海,于是这伙匪徒就叫嚣着窜到了林如海的府邸。

匪徒们窜到了林府附近,先是点燃了林府的外墙之处,几座容易起火的房屋,然后又在林府大门上泼了一些易燃的油脂,放火点燃了府门后,便乘势攻入了林府。

唐寅一路往林如海府邸赶去的时候,看到路上已经是一片修罗火海,更多的百姓从家中逃了出来,好多人家已经起火,任谁觉得居住之地不安全,也都会变得六神无主,加之这父母官都弃城而逃了,民心当然会散,人们都想投奔到更安全的地方。

唐寅急忙送出几道灭火符,止住了街道上蔓延的火势。

等来到林府大门时,唐寅的心跳登时漏了一拍,暗道糟糕,因为这时林府的大门已经烧的焦黑,一些房屋已经在燃烧着的熊熊火焰中不断坍塌。

但这房屋起火还不算最糟糕的,因为唐寅看见十几个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的孤魂野鬼正在踉跄着脚步往林府大门内奔去。

又是孤魂野鬼,又是穷凶极恶的匪徒,唐寅心里很清楚,事情难办了。

林如海文人出身,府内的家丁们身手再好,也比不上已经是半个江湖人的匪徒们,而且这些匪徒此时已经杀红了眼,必然是不会顾及旁人的性命。

唐寅带着林风和阿砚,又叫上了叶磊和叶婉两兄妹,一起将门口的火焰扑灭,进入林宅搜寻,

看寻了半天都没有看见林家人的踪影,找来找去只看见十几个匪徒,正在在宅子里吆五喝六的各处寻找值钱的物件。

这十几个人,进了宅子里面,无异于散兵游勇,自投罗网,林风和阿砚见状冲上前去和匪徒厮杀在一起,唐寅知道,这些个匪徒过不了多久时间,就会被林风他们一一解决。

唐寅则带着叶磊兄妹,一路继续寻找,因没有看到熟悉的人,于是就到了林如海夫妇,还有黛玉的卧房查找。

在林如海的卧房里没发现什么线索,黛玉的房间里只发现猫耳小手炉不见了,证明黛玉走的时候不是很慌张,应该和父母亲在一起。

这个发现让唐寅稍微放心了一些,一行人于是再往宅子深处走,叶磊兄妹俩不时帮着唐寅解决一个一个飘散过来的幽魂。

就在这时,有几个家丁迎面跑过来,唐寅问其中一个管事的家丁林如海在哪里,这个家丁说当时由于情况发生的过于紧急,林如海本来是把大家集结在一起共同御敌,但是由于匪徒太过疯狂,大伙纵使再合力抗敌,最终还是被冲散了。

林如海夫妇不喜奢靡,认为人手只要够用就好,不在人多,又相信当今天下是太平盛世,家中不需要太多家丁来守卫,是以林府家丁人数不多。

唐寅将这些家丁拢在自己周围,不让他们再单个人行动,以防止他们再遇到什么凶险,家丁们也帮着唐寅指路,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寻找林如海。

且说当时看到外面冲天的火光,敢在这城中放火,林如海猜测这一定是不知道哪里来的悍匪,夫妇俩急忙起身。

遇到这样的事情,老幼妇孺最是容易收到悍匪们滋扰的对象,林如海让贾敏赶紧去接上黛玉,暂时藏在地窖里,自己则唤起家丁,一起对抗外敌。

贾敏超乎寻常的冷静,她到了黛玉房中,把她接上,然后和雪雁并几个丫鬟嬷嬷,一起藏在了家中的一处地窖里。

还是在这年秋天的时候,一天林如海突然心血来潮,在厨房附近开辟了一个地窖,说是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可以藏身。

贾敏当时还笑说如今这天下如此太平,这地窖不知道几时才能用上,没想到没过多久真的用上了,这让贾敏不得不佩服自己的丈夫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一路上贾敏把黛玉揽在怀中,不停的安慰黛玉,说道:“玉儿,你父亲一定会没事的。”

母女二人和几个丫鬟嬷嬷进了地窖藏身,一路上黛玉都没有发出声音,贾敏还记得自己重病的时候,每次黛玉来看望她,她都能看出来黛玉曾经哭过。

今天遭遇到这么恐怖的场面,她反而十分冷静,冲天的火光,兵器相接的声音,路人的哭喊声,都没让她恐惧落泪,她的黛玉现如今真的是长大了。

贾敏握住了黛玉的手,发现她手是冰凉的,心里就狠狠的疼了一下,黛玉仰起脸看着贾敏,安慰她道:“母亲,我没事。”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