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帮忙打饭的流犯都不固定,当时沈思月没注意看。大家排成几行挤在一起,伸个手递一下的事,瞬间就能做得到。
见人群聚拢,姐弟二人便打住了话。
既然兄长安排的这个人没现身,只是递了个纸条,便是还不到时候。
.
队伍大概又前行了十日,抵达了陇关一带的定水县。
如今大家听惯了沈思月的调动,只要到了晚上队伍停下来,不论是野外宿营,还是宿住马驿,都习惯地要听她来安排。
主要还是沈思月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并愿意解决一些令他们困扰的问题。
比方说生火,便会遇到一些如同起风,地湿,柴少这些问题。她总能靠着脑筋和冷静思考,带着大家或是挖坑,或是垒起石窑,或是用麻绳网搭建挡风墙,以及均匀分配干柴,调动他们很快的把问题解决了。
又比方说她还会顾及每日人员伤病情况,按轻重缓急来区别对待。如此尽量照顾到一些情况差的犯人。
若非靠着沈思月的引导,恐怕他们的情绪早就在张英的苛刻手段下崩溃了。队伍也不会还能维持住眼下这份安平。
大家看她处事稳练,待人又公允,还侠义心肠,渐渐都忘了她只是个小姑娘。队伍里头竟渐渐有七八成对她心悦诚服。
不过走到这儿,人数折损到了只剩下一百七十人还不到。
沈思月只动了冰箱里两小袋过期的米,每过两三日才拿一些出来,混着大家一起在路旁摘的一点野菜,同汝斌他们那要来了水,熬煮出一锅,稀是稀了点,也算是能多填一两分饱腹。
那米加一起都没几斤,她放在包袱里背着,他们只当是她在当阳县那会买来的。再加上当时买的那些油果子,炊饼子。吃得几乎所剩无几。她那包袱也是眼看着空了下来。
藏在冰箱里的吃食,沈思月自然是没拿出。
只拿出这点不惹嫌疑的,分一分,加上三娘送过两回吃食,如此让大家多撑了一些时日。如今情势,大家只有拧成一股绳,活下去的胜算才更大。
至于私底下,沈思月隔两天会给弟妹补充一些含蛋白质的肉干,鸡蛋和糖分。
自己则没补太多,哪怕做样子,也得做给张英看。否则张英这人,只怕他会变本加厉。
是故她那张脸眼看着也跟大家伙一样,都消瘦了一圈。
沈思月看着空空如也的吃食包袱,微微皱起了眉头。离黑水河虽然没几日了。但大家都已经快要撑到极限。
这晚,伙夫给她和弟妹打饭时候,故意少给了两个馒头。
“思月姑娘,婆子这个馒头,分一些给你吃。你别嫌弃。”郑大娘牵着孙儿道。
“还有我的!”
“我的!”
大家忽然都走上前来,把自己那份的馒头掰下一块,放到了沈思月和弟妹的碗里。很快他们的碗里就堆成了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