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春与沈思月齐齐一怔,“李元景的意思?”
朱绪淡淡点头,不疾不徐往下说道:“年前我单独去见过他,是他找的我,与我说了他的想法——其人年纪虽然小,但生得品性端正,思谋远虑,性情更是柔中有刚,不骄不躁,见识见地更是不容小觑。他对当下时局了解得十分清楚,知道他的皇叔晋王登基之日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走到那一日,若无人制衡晋王,大周才真是要完。”
沈思月与李元景相熟,知道这孩子并非天赋异禀之人,但却格外的爱学习并且认真,从小就擅于观察,能有这般见地并不算太吃惊。
“于是他提出来,让我找来我的父亲,我们唯有与朱家联手,让晋王失去一臂之力,未来才有机会。”
“元景还说出,帝王之术,从没有所谓永久的敌人,制衡之术才是重要。”朱绪停了一下,轻叹,“若将来一日这个孩子能当上天子,大周或许气数未尽,甚至可能再创一番盛世。”
朱绪低头脉脉地看向沈思月,“我与阿月匆忽岁月一生,也就还剩下短短数十载,我不愿余生都和你在这个边关苦地渡过,我想要与阿月你携手去看更多更广阔的天地——是以我同意了李元景的提议,答应了他的要求。”
“我让他对我起誓,来日若为天子,要竭力保大周五十年安平。而我们也将竭力助他走到那一日。”
朱绪拉起沈思月的手,掌心愈渐温暖,“我想换做阿月,也会这样做。”
沈思月心里一团火热,她看到朱绪眼里有了对未来骐骥的微光。
张小春这个铁血汉子也有些动容,在他的眼里朱绪这样的人无异于是个痴人、是疯子,好在这个心智异于常人的家伙,对待月丫头却是一片赤诚。
这会儿,韩计通把马车亲自赶了过来。
“夜色深了,我送你们到城门口。”张小春说道,跟着上了马车。
韩计通待他们都坐稳了,同阿照坐在车外,一起架着马车朝着城门缓缓行驶,来到内城门出口处,有守卫将他们的马车拦了下来。
“出城的时间过了,想要出城,得交二两的罚银。”听着这个声音,沈思月感到疑惑,城门守卫认得她,也都认得韩计通的马车,怎地突然变了一个态度?
打开车门一看,发现领头的兵士是个陌生的面孔,身后跟着的守卫倒还是熟人。
这名兵士沈思月有一点印象,乃是镇边军里与樊将军关系不睦的一位将领底下的副将。
“陶将军在哪儿?”马车里几人互看了一眼,从马车上下来,询问的道。
“现在城门守卫职责由我来管,怎地,你们还想靠陶勇那小子的关系蒙混过去不成?”领头兵士甚是嚣张的说道。
沈思月走向后头几个守卫,“你们将军在哪?怎么回事?”
守卫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将军不让我们说。”
显然陶勇是出了什么事。
“可是陶将军出了什么事?”沈思月并未强迫他们,只是语重心长,“你们放心说。”
守卫松了口,“不瞒沈姑娘,那日城门一事传到了王监军的耳里,隔日便把我们将军给撤了职,现押在军部大牢里等候处置。”
沈思月微微绷着脸,她该想到这个结果,现如今镇边军有二心之人不少,樊将军以及身边人处境并不乐观,那日陶将军无异于给了别人一个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