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早晨,鞑靼王将大家请到了他的帐子里,除了樊、陶二人的部下以及陈功陈业两兄弟,此行前来营救的人全都在场。
朱绪让沈思月搀扶着,也同大家一起礼节性地向鞑靼王行了一礼。
帐子很大,里头一直不间断烧着炭火,鞑靼王半躺在榻子上,脸色因失血过多还很苍白,但精神已好了许多,他让辉乌老首领将他扶着坐了起来,石毕立马上前将一件厚氅衣披在汗王肩头。
侍奉完后,父子二人便站到了一旁,向樊将军也回了一个礼节。
“朱公子的伤势恢复得如何?”鞑靼王没有着急说重点,而是询问地目光看向朱绪,并将沈思月也打量了一番,“还有沈姑娘身子如何。”
“承蒙汗王记挂,不是什么碍事的伤,休息了三日,得阿月悉心照顾,朱绪身子已好了许多。”朱绪从容自若地回道,转头看了一眼沈思月。
“我也是。”沈思月亦跟着回答道,转头回应朱绪的目光。
鞑靼王看着他们两人相互扶持,眼里都带着对彼此的炽热,少年少女仿似一双璧人,分外的登对。
他想了一下他那儿子烈斛,心里头多少替儿子感到一些不是滋味。
鞑靼王倒也很快抛开这些心思,他点了点头,将其余人逐一也看了一眼,最后看向樊将军,方才说道:“本王知道本王不说,你们也要来问本王,既然事情发生了,倒不如本王亲口来告诉你们比较合适。”
除了叶舟,彪子,王伯常,周晏几个面露一丝困惑,余下的人似乎听明白了汗王话里的意思,大家相互看了一眼。
樊将军站在前头,先一步拱手说道:“汗王若是肯将事情说明,自当是再好不过,以免鲜卑人在你我两方背后还设有其他的阴谋诡计。”
鞑靼王点了一番头,目光转回来投向沈思月,“先前在羊台堡,沈姑娘问过本王,可熟悉你手中拿的箭矢。本王当时没有回答你。”
汗王伸了伸手,从辉乌老首领的手里接过了一支箭,递给沈思月。
“沈姑娘再看看,可是和你先前拿的一模一样。”
沈思月拿来看过一眼,传递给了身旁的朱绪,随即传到旁边的沈破云,又传到了张小春的手里。
“这是古柳木做的矢杆,产自我们大周万年县。”张小春细看了一眼,将箭调转了一头,屈起手指弹了一下,听了听响,“簇头是铁制,纯度很高,但工艺稍显粗糙,若在下没有猜错,这是产自黑马道红山里的铁矿,由你们鞑靼人制出来的弓箭。”
汗王惊艳的看了张小春一眼,“你说的没错,正是如此。”
沈破云不客气地道:“万年县古柳木只供皇帝的亲兵使用,除非是皇帝钦赐。但绝不会供给你们鞑靼人造箭。”
石毕忍不住道,带着一分难掩的嘲讽,“那就得问问你们皇帝陛下身边的人了。”
老首领开口,“石毕,不许无礼。”
石毕性子多少有些骄傲,可也没敢在鞑靼王跟前过于的放肆,老首领说了他一句,他便立马住了口。
汗王对沈破云等人说道:“几年前,你们新皇帝陛下登基不久,派遣了张进忠来找本王谈了一笔交易——起初,他说你们的皇帝,想用黑马道红山一带产的铁矿石当做筹码,希望大周能与鞑靼达成和平共处的协议。”
樊将军脸色一凝,“为何连本将也不知这件事?”
“樊将军勿急。”汗王接着往下,“本王告诉张进忠,除非每年再加上一批你们大周万年县产的古柳木,那么,本王还可以考虑。”
樊将军脸色难看了起来。
沈破云挑破,“张进忠当时还未掌印,何来如此大的权力,敢承下这份许诺?想来汗王您也看出张进忠的野心,想要从他这里捞取更多的利益。”
朱绪将话接过来,淡淡道:“张进忠想要借用促成两邦通贡这件功劳,来获得皇帝进一步的信任,进而替他拿到掌印大权——他不会无功而返。”
张小春张口,“所以,张进忠私底下答应了汗王的条件。”
鞑靼王笑了一笑,毫不在意他们咄咄的气势,连精锐的目光里都带上了王者般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