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我在哥谭当市长 > 第432章 混乱,刺杀市长

第432章 混乱,刺杀市长

放眼世界,漫威靠着「复仇者联盟」长达11年的精心布局占据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半壁江山,风头可以说是盖过了DC。不过在2005年,也就是《钢铁侠》上映的3年前,DC只凭着蝙蝠侠一个角色就称霸了超级英雄电影界。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黑暗骑士三部曲》(分别是2005年的《蝙蝠侠:侠影之谜》,2008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以及2012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不只票房亮眼,口碑更是惊人。不仅三部在豆瓣上同样取得了8.5以上的高分,其中《黑暗骑士》更是以9.2的高分长期排在TOP250的前列。

漫威的厉害之处在于除了每部电影分开来看都极具娱乐性之外,更透过了每部作品之间的串连与伏笔,传达了一个更宏观并且完整的故事。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早在漫威之前,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就已经做到这件事了。

有别于大部分以「超能力」为核心的超级英雄电影,《黑暗骑士三部曲》里每个角色都只是凡人之躯。但诺兰却透过写实的手法,让蝙蝠侠升华成一个象征的同时,又让这个象征经历残酷考验,甚至一度被彻底摧毁,最后再让他从灰烬中重生。

除了主角之外,三部曲中的配角和反派们也各个有血有肉。例如诙谐可靠的管家阿福,尽责却无力的高登局长,乃至于亦正亦邪的猫女,老谋深算的忍者大师等角色刻画都非常深刻细腻。更别提由已故影星希斯莱杰所饰演,有「影史最佳反派」之称的小丑。当年还靠着他精湛的诠释,成为第一位以超级英雄角色赢得奥斯卡的演员。

许荣哲在他的著作《3分钟说18万个故事,打造影响力》里面提到,所有故事基本上都遵循着七个步骤,也就是他所说的「靶心人公式」: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目标:主角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阻碍:他遇到的难题与挑战是什么?努力:他做了哪些努力来克服阻碍?结果:他的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意外:若结果不好,代表努力无效,那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转弯:意外发生时,情节会如何转弯?结局:最后如何收尾?如果把《黑暗骑士三部曲》套进这七个步骤的话,也是成立的。

诺兰三部曲的厉害之处,就是「用三部电影,说一个故事」。有别于一般的系列电影,续集推出时往往是先看前作的反应来决定剧情走向。但剧组通常因为想要复制前作的成功要素,导致大部分的续集不是缺乏新意就是主题跑偏,但很明显诺兰的三部曲并没有。

诺兰是如何说好「黑暗骑士」这个故事的?蝙蝠侠的背景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的真实身份,是哥谭市的亿万富翁布鲁斯韦恩,他年幼时父母死于一桩劫案,这让他在成年之后决定尽自己一切的力量打击罪犯,并阻止哥谭市的沉沦。

在这个版本里,布鲁斯曾经尝试用报复的方式泄愤。但即便杀死父母的凶手死在眼前,依然不能让他找回平静。他发现「恐惧」是一切的根源,而哥谭市的恶势力就是透过散播「恐惧」来作恶。不只让市民敢怒不敢言,就连执法单位也被迫屈服。为了要能够对抗罪犯,他矢言要成为罪犯们心中的恐惧。

不只如此,在亲身参与过犯罪集团以及「影武者联盟」的试炼之后,布鲁斯领悟到光是阻止罪犯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成为一个「象征」,一个让所有罪犯闻风所胆的「符号」。但若是要做到这点,他就不能做出和罪犯一样的事,而是要更加严厉地要求自己。因此他不使用枪械、也绝对不伤害人命,唯有如此,这个「象征」才能够站稳「正义」的立场,而不会沦为像「影武者联盟」一样以暴制暴,甚或是靠着摧毁一切来重建秩序。

乍看之下,《侠影之谜》里面出现的各个反派,例如「稻草人」、「影武者联盟」,「黑帮」或是「微波发射器」,这些全部都是布鲁斯「成为正义象征」这个目标的阻碍。但事实上那些只是用来呈现表面戏剧效果的冲突,布鲁斯真正的阻碍,是他对于自己的质疑。更准确地说,就是他自身的恐惧。

电影的第一幕我们就看到,幼年的布鲁斯玩游戏时不小心跌落了古井,山洞里蜂涌而出的蝙蝠从此成为了他的梦魇。不只时常让他夜不成眠,甚至还因为对蝙蝠的恐惧,导致他要求父母提早离开歌剧院,才会造成悲剧的发生。

成年之后的布鲁斯因为无法面对自身的恐惧,只好求助于愤怒。他以为如果能亲手报仇,就能从害死父母的罪恶感中得到救赎,但即便看着凶手在他面前被杀,布鲁斯却丝毫没有喜悦,更对于在幕后掌控着哥谭市的恶势力感到痛恨。

他云游世界参与犯罪,希望透过理解罪犯的世界之后让他能够找到打击罪犯的方式。他希望透过自身的强大,来掩盖内心的恐惧与软弱,但是愤怒只能够将恐惧伪装起来。布鲁斯也深知如果长此以往,他总有一天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在面对罪犯的过程中失去分寸。而如果他做不到严以律己,就会在伸张正义这个诉求上站不住脚,最终导致一切徒劳无功。

经过了几年的犯罪生涯,布鲁斯虽然对犯罪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但他却依旧迷惘。直到在监狱里他遇见了「影武者联盟」的领袖忍者大师,并以教会他「克服恐惧和打击罪犯」为诱因吸引布鲁斯加盟。

在忍者大师的教导之下,布鲁斯具备了能够对抗罪犯的能力,也学会了克服自己的恐惧。更在面对忍者大师要求自己杀人的当下坚守原则,宣告自己打击罪犯的决心,但绝对不会成为动用私刑的脍子手。

叛逃「影武者联盟」之后,布鲁斯回到了哥谭市,将自己的恐惧实体化成为「蝙蝠」,以「蝙蝠侠」的身份开始伸张正义。但是成为「蝙蝠侠」谈何容易。布鲁斯即便家财万贯,也是费了一番工夫和吃了不少苦头,更花了不少冤枉钱才做到。

诺兰三部曲另一个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虽然是部超级英雄电影但却非常写实。不只有别于以往的蝙蝠侠作品,布鲁斯韦恩的动机更加有说服力,就连他的造型和装备都被赋予了「由军用设备改造而成」的特色。除了增加可信度之外,更大大降低了一般超英电影里「华丽浮夸」的观感。

不过在当「蝙蝠侠」的同时,布鲁斯还得维持他原本的身份。为了不让人怀疑,他被迫违背自己的本性,刻意营造出「亿万富翁花花公子」的形象。这不只让他被心上人瑞秋多次误会,最后甚至还赔上了父亲与「韦恩家族」的名声。而这些都是其他版本的蝙蝠侠不需要面对的。

在《侠影之谜》的最后,布鲁斯战胜了原本的恩师忍者大师,破坏了「影武者联盟」想要摧毁哥谭市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加认识了自己,也获得了瑞秋「有条件的告白」,抚慰了他的心灵。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