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在天空中向下俯冲的时候,投影面积极小,电磁突击步枪很难打中,而翼龙可以用它锋利的喙,随即挑选一位幸运殖民者穿刺过去,并且俯冲结束后将殖民者带上天空,从高空中丢下来。
即便是在被穿刺的时候没死,从高空中落下,也会变得血肉模糊。
翼龙也会飞到森林陆军上空,从地上随即抓取四只纳姆森带上天空,然后在殖民者的营地上空丢下去。
被丢下来的纳姆森会蜷缩成一团,尽量用自己的触手腕接地,在落下后纳姆森会弹跳两下,然后跌跌撞撞的爬起来,很快就恢复成正常的样子,在营地内部展开杀戮。
纳姆森的力腕和长力腕上面的钩爪吸盘相当的锋利,碰到人的皮肤就跟快刀切西瓜一样,效率相当的高。
让殖民者伤亡最大的,还是飞鸟纳姆森。
但殖民者却拿这些天空中飞行的纳姆森没有办法,因为殖民者手中根本就没有像样的防空武器。
拿电磁突击步枪来防空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现在正在下着暴雨,殖民者没戴护目镜的话,向天瞄准都困难,更别说命中在天空中高速飞行的飞鸟纳姆森了。
但人类不能对付的东西,人类所制造的工具可以。
几架侦查无人机从乌云之上窜了下来,无人机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撞上了飞鸟纳姆森。
侦查无人机无法携带武器,但对于纳姆森来说,无人机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武器。
无人机为了保证持续飞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用的是螺旋桨来作为提供动力,螺旋桨由安装在机身内的电动机来提供旋转动力。
双桨叶螺旋桨在高速旋转下,锋利的和两把刀差不多。
在螺旋桨撞上飞鸟纳姆森的那一刻,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就将纳姆森切成了寿司,不过这个寿司有点过于新鲜了而已。
强化合金材质的螺旋桨,一路的切开了纳姆森和它底下的翼龙,直接切出来了一个血窟窿,机翼将没有被螺旋桨切到的部分斩成了两段,随着星球重力落了下去。
而螺旋桨居然没有出现严重的形变,依旧可以继续运作。
无人机在撞上纳姆森后,摇摇晃晃的飞了一会,强大的自动飞控很快就将无人机的状态改平,继续在工程师的操控下,撞向其他的飞鸟纳姆森。
这些侦查无人机都是之前派出去测绘陆地和支援侦查队时的无人机,陆地测绘无人机很早就完成了它们的任务。
不过工程师们并没有将它们回收,而是让它们在万米高空继续飞行,毕竟回收了也挺麻烦的,就让它呆在那吧,反正一连飞好几个月都没事,现在反而有了大用。
殖民者的四五架无人机很快就在天空中开启了杀戮,落在殖民地上的雨,也混合了蓝色和红色的血液。
飞鸟纳姆森的训练难度应该十分的苛刻,所以数量比较少,在无人机撞死大约二十几只飞鸟后,天空中的飞鸟纳姆森就全部被消灭了。
而对陆地森林方向的防线,受到天空中无人机的启发,很快就找到了全新的补充火力的方法。
殖民营地内经过十几天的发展,工程师已经用方舟上的零件拼出了十几辆重型运输车。
这些半履带运输车能够携带着近百吨货物在泥地上跑上60公里每小时,就算不带货物,其自重也达到了十几吨。
当十几吨的重型运输车,碾压在基本没有任何硬质骨骼的纳姆森身上时,是什么感觉?
据后来开运输车的殖民者说,有点像是在一滩果冻上开车,感觉粘糊糊的。
后来也确实如此,为了洗掉重型运输车的轮胎和履带上面的纳姆森残渣,工程师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不过现在陆地方向的防线上,十几辆重型运输车在飞速的行驶在战壕前的空地上,重型运输车飞驰过去后,留下的是一滩果冻状的蓝色纳姆森肢体混合物。
纳姆森陆军密集的进攻阵型,正好变成了泥头车转生异世界服务一条龙,重型运输车每前进十米,就有接近百只纳姆森变成了蓝色果冻。
有了重型运输车转生服务的加入,陆地森林方向防线的防守压力一瞬间减小了不少,终于能够稳定住防线了。
海岸防线上,八十多门80mm电磁突击炮将巨型纳姆森头都给打掉,有接近百只的巨型纳姆森永远的留在了海滩上。
即便是在气候十分湿润的弗兰特米上面,纳姆森突袭的这一次暴雨也十分少见,暴雨终将会过去。
在雨连续下了一个晚上后,浓密的乌云开始变得稀薄,暴雨也开始渐渐的变小,一束束朝阳带来的阳光,穿透了逐渐变得稀薄的乌云。
雨,停了。
太阳,起来了。
黑夜下的暴雨依旧没有突袭成功的纳姆森,自然知道在雨停了之后不是人类殖民者的对手,马上停止了进攻。
在大海方向,剩余的巨型纳姆森渐渐沉入了海底,剩余的纳姆森陆军,也躲回了丛林里。
在激战了一夜,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后。纳姆森和人类的第一次攻防战,结束了。
纳姆森付出了20多只飞鸟纳姆森,上百只巨型纳姆森,以及两万以上的纳姆森陆军的代价。
人类方面则阵亡大约2000人,其中一半是死在战线上,另一半主要是飞鸟纳姆森的俯冲突袭,和向营地内投放纳姆森陆军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