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妙青似是而非的一席话,皇后面色微微一怔,不明所以望着孙妙青,心中暗道,‘嫣妃,莫不是知道了什么’?
若是嫣妃,知道了什么,那……
略沉吟片刻之后,皇后浅笑着望向孙妙青,沉声道:“嫣妃,本宫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不要以为你替皇上生了弘暄和琼华,便能肆无忌惮的残害嫔妃性命。余答应虽然出身寒微,但终究是伺候过皇上的,皇上向来顾念旧情。”
孙妙青嗤笑。
华妃神色慵懒妩媚,翻了个白眼。敬妃微微低着头不语。
皇后顿了顿,又道,“余答应落水一事,本宫已经禀明了皇上,请皇上定夺。待会儿皇上过来了,嫣妃自个儿跟皇上解释吧!”
孙妙青嘴角上扬,扬起一抹嘲讽的冷笑,勾唇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后娘娘,臣妾自诩问心无愧,从未指使小卓子谋害余答应,臣妾身边的小卓子,昨日被皇后娘娘身边的周宁海带走,送进了慎刑司,皇后娘娘莫不是让慎刑司的人,对小卓子屈打成招……”
皇后面色微微变了变,沉默不语。
这时,殿外传来,“皇上驾到,太后驾到,福贵人到”。
玄凌打头进来,紧接着是福贵人扶着太后,玄凌和太后坐在上座,皇后带领着孙妙青、华妃、敬妃等,恭敬的行礼问安。
皇后笑盈盈的望向太后,柔声道:“皇额娘,今日怎么想起来臣妾的景仁宫了呢?臣妾正思量着,等余答应落水一事结束之后,去寿康宫向皇额娘您请安。”
太后眼神冰冷的看了皇后一眼,不痛不痒的沉声开口。“皇后有心了,福贵人陪着哀家在御花园散步,恰巧听到余氏落水,事关嫣妃,哀家特意过来看看。嫣妃一向在宫中与世无争,只安安静静的待在永和宫,余氏落水怎会与嫣妃有关呢?皇后身为一国之母,莫要被人蒙蔽了双眼,污蔑下头的妃嫔们。”
太后一番言语之中,满满的都是警告之意,皇后错愣的睁大眼。皇额娘怎么不帮着她这个表侄女,偏帮嫣妃呢?
嫣妃究竟给皇上、皇额娘,灌了多少迷魂药……
孙妙青莞尔一笑,柔声道:“谢太后娘娘信任,嫔妾有太后娘娘这一句话,便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弘暄和琼华,日后就拜托太后娘娘多看顾一二了。”
玄凌眉头皱了皱,看了孙妙青一眼。
太后冷声道,“嫣妃胡说什么,好好的说什么死不死的。哀家倒是要看看,哀家不同意,皇帝不同意,谁人敢让你死。”
语毕,太后警告的狠狠瞪了一眼皇后。
华妃掩着嘴娇笑着,慵懒的开口道:“太后娘娘,嫔妾也相信,嫣妃妹妹不会糊涂到去谋害余答应,毕竟余答应只是一个答应,嫣妃妹妹是妃位,且膝下有阿哥、公主。”
顿了顿,华妃话锋一转,紧接着又道,“皇上、太后娘娘,昨儿个余答应落水,臣妾便让人去御花园打听了一下,发现当时余答应跌落千鲤湖时,千鲤湖附近除了嫣妃身边的小卓子之外,还有年嫔身边的一名小太监,鬼鬼祟祟的。”
华妃挑衅的看了一眼,从头到尾保持着沉默的年世芍,眼中尽是轻蔑和不屑。
年世芍面色微微一怔,连忙站起身来,恭声道:“回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昨儿个嫔妾听闻御花园的杏花开得极好,又听宫里人说起从前皇上与莞贵人在御花园相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便让嫔妾身边的小路子,去御花园折几支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