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不够吃的山楂球存货雪上加霜。
“大夫说,可以加山楂。”裴珩一推药碗,“喝吧。”
他另一只手还握着山楂球的油纸袋,大有你不喝我就再加的意思。
为了山楂球的尊严,苏启妥协了。
一碗药喝了能有一刻钟,最后看着糖粉都化掉,红彤彤的山楂果,她放下了碗。
被中药泡了的山楂已经脏了。
好在,有酸酸甜甜的糖粉在,苦味比她预想的要好一些。
“这药,西北的百姓也喝吗?”苏启皱着眉,问。
“他们喝的是普通药材熬的大锅水,人太多,供不起。”裴珩言简意赅。
“所有人都喝?”苏启又问。
裴珩点头。
“可以把生病和未生病的人分隔开,病人的家人朋友也分隔开,这些预防为主的汤药只需要给那些未生病也未接触的人就好,如此能省下不少银子,给他们换点好药。”
“这种事可不是聊胜于无,你懂我的意思。”苏启建议道。
生病这事,自然是能救一个是一个,与其追求无用的平均,不如追求效率。
“我也想过此事,但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定会有人心生怨怼。”比如那些没有药喝的人。
“生病的喝生病的药,没生病的喝没生病的药,这是分情况解决问题,而非偏袒谁。”苏启沾了茶水,在桌上画了两个圈,“你也说了,这病并不致命,年轻人熬几日就过去了,但老弱妇孺不行。”
裴珩眉心轻蹙,“你想控制不同年龄的药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