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急了道:“这是父老乡亲对高大人的尊敬之意,敬佩之心,还请夫人勿要推辞!”
“收下吧,收下吧!”
“请夫人收下吧!”
……
一声一声的劝说,其中便有宋幼棠买过竹扇竹雕的那位掌柜。
他也认出了宋幼棠,他上前来道:“夫人曾跟草民说过,草民的手艺不会无人继承,东西也会有人卖。大人如今铲除恶人,那咱们今后便都有好日子过了,还怕不能赚钱?”
顿了顿他双手作揖道:“大人一心为我等,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大人府衙居住!”
“对啊,对啊!”
此起彼伏的附和声响起。
宋幼棠也不禁为他们的真情所打动。
但银钱她确实不能收。
“请夫人收下!”
马蹄声响起并很快由远及近。
众人望去但见高寄骑马而来,想必是收到了消息。
百姓们见状忙让出一条道来,高寄也下马行走。
领头的老先生将刚才对宋幼棠说的话再重复了一遍,百姓们纷纷请求让高寄收下银钱重修府衙。
高寄道:“诸位父老乡亲,这些钱我确实不能收。”
在他们开口劝说之前高寄抬手示意他们听他说。
“朝廷会拨下修缮府衙的钱,因此我在此谢过诸位父老乡亲的好意。”
他道:“请诸位将钱拿回去,用买吃买喝,裁布做衣,做生意出远门都可以。”
“今后我会尽力让清河县的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
“这银钱已筹集哪里能拿回去?”
老先生道:“大人现在用不上今后总会用得上,还请大人暂且收下吧。”
又是一番劝慰之言。
最后高寄被劝得没办法他道:“那便想个折中的法子。”
高寄道:“这笔银钱不少,不如用来建造学堂,凡是家中贫困无力供读人家的孩子都能入学堂念书识字。诸位以为如何?”
他们互相对视后齐齐道:“大人仁善。”
此事便如此定下,高寄又问了领头老先生可是教书先生,这一问才知他便是几十年前的秀才,从前也是学堂夫子。
高寄便道若是他愿意,待学堂落成之后可以入学堂授学。
学堂修建置办东西,请夫子便有许多琐碎之事,且想要学堂长久的开下去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很有可能最后高寄还要亏本。
但有了宝矿在手,这些连零头都算不上。
送走父老乡亲之后高寄便行至宋幼棠面前。
见她眉眼含笑,高寄忍不住握紧了她的手道:“笑什么?”
“妾身看见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夫君了。”
顿了顿她道:“这可能就是为官的意义所在。”
为国为民之人,大家都看得到。
百姓的真心是多少银钱和强权都换不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