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想来,还是自己肤浅了,所谓“微言大意”,能流传百世的经典,自有其奥秘所在。
学问是越深究越觉浩瀚无穷,这就是经义。
“多读、多记、多思考、多写,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所沉淀。”
这是六如先生再次送给他的话,苏齐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随后,霍飞章考了他一些题目,苏齐都认真地作答。
答对的,给予肯定,答错的,给予纠正,六如先真如良师般,给予苏齐教导,使得他受益良多。
临走前,先生告诉苏齐,这此院试的主考官换了人,不再是知府何云明。
苏齐听了有些忐忑,也不知这新换的主考官是何种性情爱好,自己到时该写何种文风,才能入得了考官的眼?
霍飞章道:“这你倒是不必担心,我听说新来的主考官,乃是省府的布政使从某书院调过来的,他的理念与何云明大致相仿。”
也就是说,自己的文章风格不变,该怎么写还怎么写?
能有个内部消息的通道,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苏齐轻嘘一口气,既然有了定论,心里也就安定了。
这时他才有心思来关心何知府的情况:“为何好端端的,院试要换主考官?”
霍飞章道:“本来不想跟你探讨这些,怕影响你的考试。
但你日后也是要踏入官场的,早些得知其中的门道,也有益处。”
“去年青州府遭逢旱灾,今年又爆出道会司与黑莲花教勾结作乱的事,何云明正忙得焦头烂额,无暇分身他顾。
而且还不仅于此,京里下来旨意,让他北上自辩。”
苏齐不解:“一个天灾,一个人祸,这些都与何知府无关啊,为何朝廷不明是非,要怪罪到他的头上?”
霍飞章横了他一眼,警告意味明显:“慎言,朝廷明不明是非,也是你一个小小童生能随意讨论的?”
苏齐听了立马闭嘴,拱手道歉:“学生莽撞,请先生勿怪!”
霍飞章摆摆手,接着道:“在地方上出现的祸患,当地官员有失查之罪。
何云明算是幸运的,京城里有人帮他说话,他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责罚。”
苏齐很想问问,京城里有谁帮何知府说话,想想还是没问,毕竟这些跟他也没什么关系,知道太多反而不好。x33
“何知府走后,青州府岂不是没人管理?”
霍飞章道:“到也未必,走了知府,还有同知,同知下面也还有其他官员。
走了何云明,青州府也还是青州府。”
苏齐“哦”了一声,表示理解。
忽然霍飞章笑着道:“你们惠山县的知县海大渝,倒是个有本事的,或会接替何云明的职位也说不定。”
想起海知县的为人处事,不仅做人圆滑,而且还办事老道,
也有那么点爱民之心,确实是个会动脑经,适合混官场的人。
苏齐还一度暗暗将他作为当官的榜样学习,此刻从六如先生的口里得知,他有升迁的希望,心里也忍不住赞同:
这样的人不升,还有谁能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