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 第五章 富豪之路

第五章 富豪之路

秦根本赶到客运站时,只能买当天下午的车票,需要在车站等两三个小时。

他没有买票,而是拖着行李箱出了车站,想在路边看看,有没有“黑车”。

县城当然也有出租车,到河口镇要一百元。秦根本嫌贵,他也不着急,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他站在路边,随手抽出一根烟点了起来。

刚抽了两口,一辆黑色轿车在他身边停下来。

那车离他很近,他不由得向后退了两步。车窗玻璃降了下去,一个圆圆的亮亮的脑袋露了出来。

“根本,根本。”圆脑袋对着秦根本喊了两声。

秦根本一看,是他们红火沟村的农民企业家宁为海。秦根本连忙掏出烟,给宁为海发了一根:“宁二叔,你这豪车好威风啊。”

宁为海接过烟,夹在耳朵后面,笑呵呵地说:“这算什么豪车嘛,就是普普通通的大众。你这是要回家探亲吧?”

“二叔,我退伍了。准备回红火沟去。”秦根本笑着说。

“那好啊,上车吧,我正好要回村里。”宁为海摆摆手说。

秦根本有些不好意思。坐公共汽车花两个钱,他心里舒坦,不欠谁的人情。搭别人的便车,心里总觉得欠人家一个人情,而且还是红火沟的“大能人”的车,就更让他有些不安。

他想推辞,也觉得不妥。人家好心好意捎你一程,你还摆什么架子。你以为你当了几年兵就有什么了不起了。

他的父亲多次提醒他,在村里人面前,一定要放低身段,待人热情,不要让人背后说,当兵的没素质。

秦根本还在犹豫要不要上车,宁为海又喊了一句:“还愣着干啥?上车啊。还等什么人吗?你媳妇回不回村里呢?”

这时,司机已将后备厢打开。秦根本不想提家里的事,连忙将行李塞进后备厢,闪身钻进轿车内。

车内的暖气开着,坐在松软的座椅上,秦根本感觉到一种未曾有过的舒服。比起部队的卡车、挖掘机,这轿车坐着就是不一样。

轿车驶出了县城,沿着310国道一路向东奔去。国道位于秦岭和渭河之间,山、河、路都是东西走向。

秦岭北麓发源的一条条河流汇入渭河。从山脚下到渭河边都是良好的灌区。关中平原天府粮仓指的就是这样的土地。

国道上穿行的卡车不时从身边呼啸而过,显示出经济活力十足。

国道两边的田野里小麦蜷缩着,做好了过冬的准备。有些地里栽种着果树,有些是蔬菜大棚,规模都不大。

秦根本很羡慕县城附近的农村,有大片平整的良田。山区的农民就没有这样幸运。

秦根本坐在车上,思绪早已飞回了老家。

不久前离开部队时,他曾给家里打过电话,告知自己的决定。父母既不是很支持,也不是很反对。父亲只说了一句,“回来就回来吧。”

秦根本在县城呆了两个多星期,好几次给家里打电话,都没有打通。父母并不知道他哪一天回家。

他给父母买过一部手机,父母并不喜欢用。他们更乐意去村委会打固定电话。

“根本啊,你在部队干了有十年吧?”宁为海的一句问话,把秦根本的思绪拉回到车里。

“是的二叔,十二年了。”

“哎呀,时间过得真快啊。”宁为海说,“你走时还是个娃娃,这一晃,你的娃娃都会走路了。”

“可不是嘛?”

“你这次退役,政府是要给安排工作吧?”宁为海又问,“那是要端上铁饭碗喽。”

“可以安排工作,不过,我没有要。”秦根本说,“我选择了自主就业。”

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宁为海回过头,瞥了一眼秦根本,说:“年轻人,有魄力。这年月,敢闯敢干就能发财。”

“二叔过奖了,还需要二叔提携啊。”

秦根本离家多年,对红火沟发生的事并不怎么了解。只知道宁为海做生意发了大财。

对这些有钱人,秦根本有一种本能的距离感。不过,宁为海给他的印象不错。

人家是大老板,能请他坐私家车,那是瞧得起他。宁为海似乎也不像村民说的那种黑心老板。

宁为海五十多岁,个头不高,头发稀少,啥时候都是一副笑**的样子,活像个弥勒佛。

别看宁为海长得慈眉善目,可他做起事来并不糊涂。他是个精明的生意人。

前几年,乡镇企业兴起,宁为海抓住时机,将村里的采石场承包下来,不断投资扩大规模,发展成为一家矿业公司,专门开采石英石。

这捷足一登,万元户、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就这样诞生了。宁为海成为河口镇的首富。在梅潭县也响当当的企业家。

近几年,国家对矿山开采的监管力度加大,宁为海的矿山关闭了,转型做起砖机生意。他的财富积累已达可观的数目。县城买了房,省城也买了房。还当上了政协委员。

秦根本潜意识里不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但宁为海好像对他很感兴趣。

“根本啊,自主创业,你打算干点什么啊?”宁为海问。

“二叔,我还没想好。”秦根本说,“我想先看看再说。”

“若是不嫌弃你二叔是个土包子,就到我的红垯公司里来吧。我的公司正在转型,需要你这样能干的人才。”

宁为海打开车窗,从耳朵后面取下秦根本给他的那支烟,点燃抽了起来。

秦根本没想到,工作机会就这样轻而易举地降临了。他该答应呢?还是该拒绝呢?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