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烈焰汉魂 > 第十八章 下长安

第十八章 下长安

果然,郑纨扶地起身后,便从怀里掏出一把短剑,目露凶光。

郑青这下倒有些怕了,他名为郑家儿子,实为郑家奴仆,依汉律,即使郑纨一剑将他杀了,也并无抵命大罪。

郑布虽然也不喜欢郑青,但眼见势态如此发展下去,极有可能闹出人命。便过来规劝郑纨,郑纨血充脑门,哪里劝得住。一扯一拉的,两兄弟扭到了一起。

郑布大呼:“郑青,骑上我的马,你且先回。”

事已至此,郑青也顾不得许多了,翻身跃上郑布的坐骑,两腿急打,策马狂奔。

天上鸿雁排**形,轻盈掠过天际,马儿扬躜四蹄,沿着田间村落衢道飞奔,少顷,郑家院落屋檐便已隐约可见。

郑青内心却有如重石沉压,暗自思忖:我这样回去,照实说告失羊之事,郑家人只怕无人会信。父亲本就对我不管不顾,众人也必都相信郑纨之言。我遭一顿打也罢了,但就此担上窃贼之名,好不冤枉。

想到此处,郑青更不迟疑,缩手收紧马缰,再单手横拨,将马头调往左侧,背向郑家,又往山上奔去。直到坡形渐陡,马蹄已无处借力,郑青方才下马,在马臀上击了一记,那马识得路,自行回去了。

郑青牧羊时,时常一连几日都在山上度过。为遮挡风雨,便在山上搭建了一间草棚,草棚紧靠陡峭石壁,石壁下方有塌陷,恰成一处三丈宽的石窟。郑青沿着石窟又用灌木枝桠做了栅栏围成半圆,成了个简易的羊圈。

郑青上得山来,见草棚羊圈依旧,便抱了一堆干草塞进草棚边几块石头垒成的炉灶里,拿出两颗白净光滑的圆石,撞出火星,引燃了干草。少顷,枯枝树叶喂饱的焰火便跳起半尺高,深秋寒山,终于有了一丝暖意。郑青将溪涧边捉的一只拳头大的青蛙剥了皮,去了内脏,架在火上烧烤,不一会便闻到了扑鼻肉香。

这一夜,郑青独自坐在火堆边没有挪步,自决定不再回郑家之后,心里如释重负,却又不免有些害怕,双眼盯着晃动的火苗,渐感困顿疲倦。正朦朦胧胧间,一阵山风吹来,郑青一个激灵从梦中惊醒,眼前篝火早已熄灭,暗夜无光,环宇一片空寂。郑青再也无法入眠。脑子开始胡思乱想,他想到了郑家,想到了自己在平阳侯府度过的童年,儿时的记忆宛如夜空中暗淡的星光,充斥了卑微、匮缺,但也是不乏快乐的……

郑青依稀记得三年前,在平阳侯府的侧门,母亲将他送上父亲的车驾,红着眼眶叮嘱父亲:

“……妾为奴婢,青儿跟着妾也只能一世为奴,万望大人念及血脉至亲之情,给青儿一个前程……”

母亲将自己托付给父亲,原本以为是有了更好的归宿。如果母亲知道我在郑家其实还不如奴仆,也许当年就不会让我离开她了吧!

郑青又想到了两个姐姐:卫子夫、卫少儿。姐弟在一起的时光随着岁月的流逝在记忆里日渐模糊,但他至今仍然能清晰地回想起,那日临行前,两个姐姐扶着车轮,眼里噙着泪,看着自己依依不舍的模样。

是了,这世上,毕竟还有母亲、姐姐是爱我的!

郑青想到这里,眼泪扑簌簌掉下来,思念之情恰如山洪礴发,再也不可抑制。

我要去长安,与母亲、姐姐在一起,再不分开。即便今生一世为奴,也心甘情愿。

想到此处,郑青再无犹疑,起身走进草棚,拿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把榆木小弓,斜垮肩上,又用短匕削尖了几只细木棍作为箭支,用麻袋裹了,系在腰间。时晨光未露,山谷轮廓依旧湮没在暗夜深空中,郑青心里却如拂去尘土的铜镜般豁然敞亮。收拾停当后,拔腿向南径直而行。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