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烈焰汉魂 > 第三十章 谋攻

第三十章 谋攻

“草原牧人与汉地农人之间的争斗已有数百年之久,观其大势,未来必有一方胜出成为宗主,一方彻底从属依附,方才得最终了结。如将时光延展,以千百年为尺度,再对比揣摸双方的疆域人口消长,匈人其实是处于劣势。”

“匈人总数只不到汉人之一郡,即使攻占了关中,也无法长久维持统治。当年冒顿单于围困汉天子于白登山,逼迫其签订臣属之盟,就是希望依托汉地资财,展匈人兵锋于周边部族,实力壮大后再徐图后计。现下,东胡、坚昆、羌人、西域三十六国等皆已归服,匈人控制的土地疆域与汉地相比已不分伯仲,但人口总数,仍只是汉地十之一二。”

“当下,匈人能以少驭多,安享汉地岁贡滋养,长久垄断获取丝帛流通于西域、西极之地所产生的暴利,皆因仰赖匈人全民皆兵之祖制;再加骑射灵动,来去如风,汉人疲于奔命难于应对,只得委曲求全,以保得平安。但汉地的潜力却如大漠沙尘一般,无风蛰伏时静如湖面,风起时,却能卷起漫天尘暴,生灵植被但有敢阻其势者,无不如螳臂当车,难逃灰飞烟灭的后果。故此,我匈人若要长居汉地以北,享用其物产,阻截其与西域三十六国的沟通,并最终彻底征服控制汉人,唯有一法可行,那就是要善用巧力,行事半功倍之奇效。其中关键就是要在精神意志上对汉人呈碾压之势。”

“人之至坚者,莫过于其精神与意志,而人之至弱者,也莫过于其精神与意志。精神意志彷如权衡,扼之毫厘则可撬动斗石。”

“单于作为匈人之主,应该以身作则,放弃使用汉地奢侈用品,不穿丝帛锦缎,保持我匈人骑马射猎的尚武精神,并大加宣导,让匈人皆以此为荣,并鄙视耻笑峨冠博带的汉人。汉人重视现世享乐,贪生怕死,我匈人则要常以敬神献祭的仪式来凝聚信仰,覆灭畏死之心,并时常于汉地边境杀伐掠夺,取财只是其一,更加紧要的是可在精神上使汉人产生畏惧心理,甘于卑下,自我轻贱。时日溢长,便可以让匈人乃天命贵族,不可战胜的汹汹人言在汉地蔓延鼓动,最终影响到汉朝廷的策略取向,让汉皇无法聚合汉地群力,始终不敢主动对匈人大动刀兵。”

“汉皇以天子自居,单于尊称则一定要高于汉皇,特别要突显自己是包括汉国在内的天下万国共主。汉朝廷送给单于的书信,都是写在一尺一寸的木牍上,单于回信,一定要写在一尺二寸的木牍上,而且要把印章和封泥的尺寸加宽加大,始终保持匈人单于高于汉皇的尊贵地位。”

“昔年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对峙最艰难时,陈平献计用重金收买项羽营中将士,散步谣言,离间项羽与军师范增的关系,最终以弱胜强,打败了七国贵族拥护的项羽,建立了汉国江山,单于尽可仿效为之。每年汉地岁贡,西域税赋,西极商利都可拿出十之一二于汉地收买人心,扰乱其意念,再控制其精神,以至汉地无法合力谋事,最终军力涣散,文臣志弱,举国上下人人自我怀疑。如此,汉帝国就会像得了疯病之人,心脑乏力,手足不听使唤,行为举止混乱不从其意欲。届时,匈人就可举国之军南下,毕其功于一役,一战而胜之。再设少监、都尉控制其文治武功,则汉人从此为匈人僮仆,再无翻身之日。”

“还有一事,汉地自来颇多工巧之人。如其大用匠作,制造可替代人力的工具器械,提高兵刃的杀伤力,让军士起到以一当五、当十的作用,也可成匈人大患,不可不防。”

“尊者所言即是。但是,我匈人乃行国,自来不善匠作工巧,当如何破之?”军臣单于问道。

“稀粥单于时,匈人攻打月氏,月氏人修筑城墙防御。稽粥单于命人于上游断了流经城内的水流。不料月氏城内有一帮流亡秦人,帮助月氏人打井取水,还筑造城防工事,大大增加了破城难度。后月氏城破,这支秦人也不知去向。单于令人找寻无果,只知他们来自原秦地,自称墨者。墨者中颇多巧匠能人,以规、矩形状的画图为结党盟约之标识。单于如能找到这些墨者善待之,加以利用,则匈人如虎添翼。”

中行说呼吸变促,已显油尽灯枯之相。单于有些着急,忙问:“若有朝一日,汉皇真就聚合汉地之力,举国主动攻打匈人,却又如何破之?”

中行说只剩出气,口中话语混沌,却似自言自语:“想汉人、匈人,皆夏后氏苗裔。一安居良田,一动逐水草,千年以降,这民众性情,人口数量之差竟然如此之巨。唉!天地之间,岂犹橐龠乎?天命哉,天数也!”说罢闭目垂头长逝。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