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烈焰汉魂 > 第七章 晋阳(一)

第七章 晋阳(一)

晋阳曾是原赵国都城,自古是控遏南北的兵家必争要地。汉朝初立,韩王信就受命驻守晋阳,后其向刘邦自请驻守更北边的马邑,以示忠勇,刘邦允准,晋阳仍由韩王信部将驻守。现韩王信既降匈奴,晋阳自然也归附匈奴。

晋阳城外南去十里,有一块平原。此处四面都是山峦起伏、林木葱茏,唯这一块平地光秃秃的,连碎石都较少。对于全军骑兵的匈奴人来说,这块平地显然可以将他们基于马力的军事特长发挥到极致。

日中,平原上,汉军与匈奴及韩王信联军隔着两里地的距离对峙。刘邦下车以马代步,跟着一干将军谋臣,走到大军前方查探军情。

汉军以步兵为主,即便急行前来,仍保持队形齐整,肃肃有威。反观前方的匈奴人,虽先行到达阵地,但其所呈之状毫无阵法军容可言:一大帮人似乎只是策马随意的聚在一起,人呼马嘶,乌泱泱乱糟糟的好不热闹。再仔细看匈奴军士的装备,大都只是胸前披着一张色泽暗淡的皮甲,再加被发蓬松,看上去直如野人一般。汉军将士都不由得心下窃喜:到底是戎狄,只知仗持马力丁勇,浑然不知什么阵法,兵术。

刘邦骑在马上,心下盘算:胡人不善守城,应是主动放弃了晋阳,处心积虑的要与我在此地决战;也好,就在这些戎狄自己选的地方将之击败,必然会有最佳的震慑效果。刘邦的骑兵队伍中,有一些羌人和义渠人,所以他也知道草原牧人的一些战术及打法,知道要想全歼这些来去如风的马背上的民族,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目标,必需要一场面对面较量之后的大胜,打出汉军军威,使其日后再不敢来犯。而匈奴此刻在平原上摆开阵势,反而正合了刘邦心意。

“陛下,那个在大军前方来回策骑的,应该就是右贤王。”樊哙道。

“甚好,无名小卒,胜之不屑。就拿这个右贤王来显我汉军军威!”刘邦点头道

汉军中的工匠兵已迅速于中军位置搭好将台。刘邦登台端坐。但见将台**冲天挺立着一面大旗,旗上书有一个大大的“汉”字;主将樊哙站在将台前侧,正挺胸昂首、极目环视;在他面前放置有一排旗架,架上横排插着数面五色令旗。

“列阵。”樊哙展喉长呼,尾音悠长。

将台之下,传令兵闻听得号令,即刻转身沿军中纵横交错的衢道向四方策马飞驰,口中大呼主将军令,各部曲闻声纷纷行动,一时间汉军战阵响起甲胄震动的铿锵声及交错移动的脚步轰鸣声。

步兵大军快步前移,迅疾组建起了一个左右跨距五百步,横向排列士兵八百人,前后五排纵向对齐的长方形战阵。第一排士兵手持一人高的大盾,第二排士兵手持长戟,后三排士兵手持劲弩。长方形步兵战阵之后,是相同数量的三十横排步兵纵向对齐前阵,以作前阵后补。

步兵方阵之后,战车如城郭般环绕中军周围,一万骑兵分列步兵方阵两侧后方。

刘邦抬眼远望,彼时日已当空,汉军铁甲映日,戟泛寒光,军队田字排列,齐整威武,犹如铁鳞巨兽一般。再观远处的匈奴军队,人马乱走与适才一样,在汉军齐整战阵的对比下,显得愈加无序混乱。

突然,对面匈奴的军队开始骚动起来,听得几声呼喝之后,匈奴军队中一支千人的骑兵队伍自后方突出大军,开始向前推进。

樊哙站在将台上,在面前旗架上抽出一面蓝旗,挥臂往下,以旗语发出号令。

步兵方阵的后方,各部军司马站在战车上摇旗回应,口中大呼:“防御准备。”

汉军一片肃然。前排盾兵听令立即半蹲微曲身体;第二排长戟兵双手持戟,斜向前方,将戟搁在大盾上端,戟尾插入泥土;弩手脚踏强弩,以手张弦。

匈奴军似乎也被汉军气氛所感染,开始安静下来,现场一时间杀机顿起。

匈奴突前的千人骑兵队中速骑行,离汉军前排已不到五百步。匈奴弓箭必须保持与敌人距离百步之内,方能造成有效杀伤。而汉军的弩则在一百五十步距离就可杀伤敌人。弓与弩之间五十步的射程差距,匈奴人只能靠马速突破,即争取在汉军弩手射击之前或射击与蹶张的间隙突然冲刺到弓箭射程之内攻击。

“弩手准备。”各部军司马大呼,声如洪钟。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