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兵将大盾向后倾斜,第三排弩手移步向前,持弩与眼平行,前臂微抬,将弩机望山上的刻度与弩臂前端的三棱箭头连成一线,再向前延伸,瞄准了前方正加速靠近的的匈奴骑兵。后两排弩手错位排列,瞬间已进入战斗状态。
两军最前排相距四百步时,匈奴骑兵开始加速,两军距离迅速缩短。
三百步……两百步……
“发弩……”
一排弩箭破空而出。飞驰的匈奴骑兵有三成立即滚鞍落马,有的像突然被一只巨手从身后拉下马来;有的则像连人带马突然撞上厚厚的砖墙,一切戛然而止。
“……进弩……”
“……上弩……”
“发弩……”
号令此起彼伏,一排排弩箭呈抛物线咆哮着冲到匈奴人的面前,每一排箭与后排箭之间间隔的时间极短。
对于匈奴骑兵的速度,汉军也早有准备。强弩蹶张上箭颇为费时,因此汉军弩兵通常排成三行,前排发弩完毕后立即后退,第二排进弩前移补位并发射,第三排上弩完毕后立即前移到第二排准备。如此周而复始,以弥补一人放箭间隔时间太长的劣势。
当匈奴人成功跑进弓箭有效射程射出他们手中的第一支箭时,已有超过一半的士兵躺在地上,即使不死,也已丧失了战斗力。能够冲到汉军近前的,已十不存一,而那几十个幸存者,也只是比他们的伙伴多活了几个弹指的时间,他们被汉军第二排的长戟兵用戟或刺或勾,最后仍然倒在了汉军阵前。
这一回合,汉军完胜。
“哈哈,给我杀,给我狠狠的杀。”刘邦大喜,在将台上站起身来,忍不住手舞足蹈。
就在汉军的欢呼声中,有不少前排的军士却看清楚了,躺在地上的匈奴人,好多似乎穿着汉人的衣服,甚至,还有一些穿着汉军的甲胄。仔细端详,却发现这哪里是匈奴人,分明就是汉人。
这些作为匈奴前锋的汉人,其实就是此次匈奴攻入长城以后的战败汉军中的降军及一路掳掠的百姓。匈奴人征战,攻城突前等最危险的任务,通常都是由俘虏或奴隶来完成。
看清情况后,汉军原本兴奋的心情一下凉了半截,毕竟,杀死的是自己的同胞,无论如何也没什么好夸耀欢庆的。
“可恶。”得知前方倒下的所谓匈奴骑兵大都是汉人降军后,刘邦大为恼火。他在将台上不停踱步,搓手转圈,然后突然高举两手大呼,“朕要杀的是匈奴人。”末了,又看看台下的汉军,继续用他那有点夸张的语气大叫,“这就是投降的下场,降卒可杀,该杀。”
传令兵将皇上的喻示作为军令,策马口传四方。全军闻听尽皆肃然。
“誓灭匈奴,宁死不降。”刘邦在将台上探出身子,对着他的军士们挥拳大喊。
“誓灭匈奴,宁死不降。”汉军齐声呐喊,喊声响彻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