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第一章44、东北义勇军抗战故事(2)

第一章44、东北义勇军抗战故事(2)

1932年2月8日,王德林的老三营在延吉小城子宣布起义,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在攻打敦化县城的战斗中,因为敌人火力凶猛,久攻不下,史忠恆抱起炸药包,迎着敌人呼啸的子弹冲向城墙。不顾肩部中弹,毫无畏惧地冲到城墙根,引爆炸药包,城墙立即被炸毁,救国军发起冲锋,一举攻下敦化城。史忠恆成为救国军中的一员虎将,每一次战斗都冲锋在前,不久便被提升为三营营长。1933年,随着救国军抗日队伍的不断扩大,史忠恆又担任了抗日救国游击军三团团长,后又任旅长。1936年,史忠恆的队伍编入东北抗日联军后,历任第二军二师师长、抗联第一路军五师师长,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和出色的指挥员。

13、王德林率老三营举旗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王德林与老三营的官兵群情激昂,摩拳擦掌,纷纷要求抗击日寇。

1932年2月8日,王德林全营五百官兵在延吉县小城子召开誓师大会,举旗抗日。宣布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王德林任总司令,孔宪荣为副总司令,吴义成为前线总指挥。在誓师大会上,王德林向救国军全体将士和工农商学各界代表做了演讲。他说:“弟兄们,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祖宗坟墓都在中国。保卫中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现在已经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我们要联合大众,共同奋斗,誓死杀敌,收复失地!我们要与祖国的山河共存亡!大家抱定牺牲决心,就一定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东北!赶出中国!”

国民救国军发展迅速,不到两个月,就发展为三千多人,编为三个团,一个独立营。他们当月就攻占了敦化、额穆和蛟河县城,缴获了大批敌人的武器,队伍迅速扩大到四千多人。

由于王德林领导的这支抗日武装队伍中,有**人李延禄和周保中的参与和领导,其军队战斗力与纪律性与其他队伍不同。他们在队伍中发展了一批**员骨干力量,成立了一个李延禄为团长的补充团,所以这只爱国队伍有更高的目标和信仰。他们的口号是:“扶植人民一切的利益!一切地方政权统交於人民!”

14、义勇军会攻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后,辽宁地区的抗日义勇军兴起的最早,规模也最大。

当时,沈阳及周边地区便活动着张海天、项青山部,高鹏振部,耿继周部,潘冠儒部,于德林部,贾秉彝部,赵殿良部,苏景阳、李兆麟部,赵亚洲部,宋黎部,吴宝丰部,朱青山部,金山好部,方振国部等等众多的抗日义勇军队伍。这些队伍在沈阳及其周边地区与日军作战,对日军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目前,有资料可查在沈阳及周边地区义勇军攻打沈阳城的战斗,有十几次之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1932年3月义勇军攻打沈阳城的战斗。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再一次激起了不甘做亡国奴的东北民众的抗日热潮。沈阳及周边地区的义勇军进行了会攻沈阳城的战斗。

按照部署,北、东两面由赵亚洲、于德林部负责;南面由吴三胜、刘海泉部负责;西面由老北风张海天部、耿继周部负责进攻。3月10日晨,金山好部作为前头部队,乔装伪军游击队,窃用敌军口令,冒雪潜过敌人警戒线,日伪军还在梦中就被缴了械。据当年3月13日的《盛京时报》报道:“沈北之赵亚洲,率匪众三千余人,于十日晨,攻入大北,缴去警队枪械二百余支,声势轰然很大,赵之副首领金山好,对警察演说,振振有词,堂皇正大。”该部义勇军入城后,一支攻到交通银行(今沈阳中街西部)附近,后义勇军子弹用尽,被迫从大东门撤出。另有一路打到太清宫,后与日伪军展开巷战。耿继周部经马三家子、塔湾向小西门进击,后转攻大北门,激战两三小时,按原路退回新民。南路刘海泉部由沈阳城东出发,进至小河沿一带,因联络不上其他队伍而不敢贸然前进,最后撤出战斗。

此次战斗,义勇军攻入沈阳城内后,到处张贴布告,揭露日军侵略和屠杀的暴行,对沈阳民众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作者单位:“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