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溥仪的父亲和叔叔拒绝去满洲国
在溥仪的前半生里,他总是习惯于自己骗自己。但有时,他明知是受骗,也只能是当个“过河卒子”。从他离开天津到了伪满,一条道走到“黑”的主意,他就打定了。
起初,溥仪来到东北当的是伪满洲国“执政”,后来才在一九三四年当上了所谓的“康德”皇帝。其实日本人的想法与溥仪完全不一样,他们是企图利用溥仪过去是清朝“宣统皇帝”的招牌,实行侵略中国的阴谋政策。而溥仪的真正目的则是打算借此机会,设法恢复大清帝国,重登“大清皇帝”的宝座。这种目的,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充其量只能是个幻想而已。
从日本人对他采取的一步一步的紧逼政策下,毫无疑问,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古语说得好,不能“数典忘祖”。溥仪背叛了中华民族,这是他一生也洗不尽的耻辱。而日本人也恰恰利用了他这一点,使他走向彻底忘掉中国祖宗的可耻道路。其中,让他从日本请回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何谓“天照大神”?
不过是三件象征性的东西。一件是块玉石,人称“八版琼曲玉”。第二件是一面并无什么特色的铜镜。第三件是一把刀。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这三件东西就是代表了日本祖先的“天照大神”。
仅是为了迎接所谓的“天照大神”,溥仪曾遵照日本关东军的意旨,下令专门在伪满宫内府内廷的东南角,正式修建了一座“建国神庙”。
溥仪不但将“天照大神”供奉在此,还将它奉为自己的祖宗按时祭拜。以何名义呢?他只好肉麻地称日本人为“亲邦”,奴颜婢膝地自称伪满洲国为“子邦”。其实,这正是溥仪认贼作父的明证,为此他当然落得了个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事情很清楚,溥仪想借日本人之手,复辟大清帝国,却让日本**硬给他换了一个日本祖宗,又建起了一个“建国神庙”,这对于溥仪来说,已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其实,那座“建国神庙”不过是溥仪第二次访日归来后,日本人强套给他的一条绳索。从内心而言,他从日本带回的所谓“天照大神”——也就是“新祖宗”,那三样“劳什子”,他并不喜欢,但出于惧怕日本人,只好将此放在伪内廷东南角新盖的一所木制的纯日本庙宇式的房屋里,称之为“建国神庙”。
而且,在这座房屋前边的院落中,又按日本庙宇的习俗,竖立起了一个新的木牌楼。
后来,溥仪曾告诉我,日本人将这叫做“鸟居”。但在此不久,溥仪与我们谈起它时,却极不尊敬地称之为“枭居”。谁也能听得出来,这一字之差,却明显地含有贬义。由此可见,溥仪也不满日本人对他的“辖制”。
为了这个“枭居”,日本人还装模作样地专派了一名叫桥本虎之助的军官充作统管,美其名曰“祭祀府总裁”。另外又专设了一名中国人做“副总裁”,我记得那个人是伪满洲国尚书府大臣,名字叫沈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