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伪满皇帝溥仪退位始末(1)
原题:梦断大栗子沟——伪满皇帝溥仪在白山退位始末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妄想通过扶植一个傀儡政权,让中国人在他们的手下苟且偷生。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支持下,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天津到达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1945年8月,在太平洋与南洋战场的失利让日本人陷入泥淖之中无法自拔。8月9日,苏联突然宣布对日开战,日本岌岌可危的形势更加恶化,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作为傀儡政府的元首,多年来溥仪被动或主动地知道了日本人太多的秘密。为防止大难临头时日本人对自己痛下杀手,他被迫同意了日本军事部的撤退行动,来到白山大栗子沟避难。
伪满皇帝溥仪退位宣诏遗址
今天,大东北V就伪满皇帝溥仪在白山退位携手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白山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主任董新春,让他一起与大家共同还原这段著名的历史故事。
1962年,****在颐年堂与溥仪共进晚餐时,很有风趣地对他说:“皇上不能没有皇后啊,可以再结婚嘛。”
仓皇撤离暂落临江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率领参谋长一起求见溥仪。在伪帝宫里对溥仪宣布,日军重新调整了战略部署,决定主力退守“南满”,并在东部山区构建防线,让出“满洲”的“北部”和“中部”,采用游击战的形式,跟苏军长期周旋。要把国都迁往通化,皇室和政府都要迁到那里。
8月11日上午,伪宫内府向留守人员发放了疏散费;下午,溥仪把珠宝字画等装了六七十个大箱子,带着皇后婉容一干人等,在日本人“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和宪兵曹长浪花的“护送”下,从长春伪皇宫中出逃。车开出南大门时,与溥仪同车的毓嵣发现车后有火光,仔细一看,只见“建国神庙”起火了。毓嵣马上向溥仪报告,溥仪回头看了一眼,神色黯然,一句话没说。
溥仪离开伪帝宫的当日,长春火车站广场和候车室挤满了急于逃出长春的日本人。午夜时分,溥仪从长春东站登上了开往通化的火车。经过24小时的长途颠簸,直到8月12日的午夜时分,火车才抵达了通化。
1938年,日本人在大栗子修建炼铁设备。
抵达通化后,溥仪并没有下车,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登上了火车。山田乙三跟溥仪讲,关东军司令部已经迁到这里来了,但是通化不是溥仪的终点站,关东军选择了长白山下鸭绿江畔的临江大栗子镇来安排溥仪,那里山高林密,有一座铁矿,可以躲避苏军的空袭。随即,山田下车,火车又开动了。
8月13日上午9点至10点之间,大栗子车站外面布满了日本兵。站台内站有佩戴很高军衔的日军军官。这些日军军官到来后,把车站职员都赶进了车站的办公室里,不许他们上站台。办公室的窗上挂着帘子,帘子是用纱做的,外面的活动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日军军官来到火车站大约半小时后,只见一列很华丽的专用客车——“展望号”徐徐进了车站。这列专车一共有五节崭新的车箱,每节车箱的连接处是用考究的黄色栏杆装饰的。透过车站办公室的纱窗帘子,车站职员们看到溥仪身着军装,脚登马靴,从第二车箱走下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