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17、伪满皇帝溥仪退位始末(1)

17、伪满皇帝溥仪退位始末(1)

1934年3月1日,二十八岁的溥仪在长春举行登基大典,当上伪“满洲国”皇帝。

溥仪走下火车后,就钻进了停站台上的红色小轿车,立即开走了。日军警卫部队全副武装,一律面朝外,背朝公路,荷枪实弹站立,从火车站一直站到通往溥仪居住的道路的两侧,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溥仪乘坐轿车离去后,日军警卫部队即撤。接着又开来了一些货车,拉走了各式各样带有花徽的箱子以及行李。溥仪装满珠宝字画的六七十个大箱子,等到大栗子时只剩下四十几箱了。

这天,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带领皇后婉容、福贵人李玉琴、伪满洲国务**大臣张景惠等众大臣和宫内府眷属与伪皇宫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伪皇宫祭祀府总裁桥本虎之助,伪皇宫宪兵曹长浪花和部分日系职员及其他们的家属,逃到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大栗沟来避难。另外,还有伪帝官禁卫队的一个连和日本兵一个营,总计500余人。

无奈退位伪满解体

溥仪及其随行人员到大栗子后,住进了南大楼。这里原系铁矿的日本人住宅,有楼十几栋,平房数十间,方圆一平方里。溥仪及皇后、贵人住进了当时的“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大栗子采矿所”所长染谷前的住宅。此房为日本式平房,呈丁字形,“丁字房”其“横”五间,其“竖”三间。随行人员被安置在“丁字房”周围一里左右的几栋二层楼和数栋日式平房以及“大栗子沟技术工养成所”内。

8月13日晚,伪通化**和伪临江县政府官员为溥仪举行宴会,八凉、八热外加一个人参甲鱼汤,喝的是茅台、西凤酒,还有绍兴老酒和通化葡萄酒。厨师是事先由日本人在大栗子找到的满族人吴悦亭,正黄旗人。按满族风俗,溥仪来大栗子下车后吃的是面条。

伪满时期白山大栗子沟的技工培养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中午,吉冈、溥仪等在大栗子收听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十分惊慌,一时不知所措。李玉琴的回忆录中写道:“吉冈通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溥仪哭了,吉冈安直也哭了。溥仪立即双膝跪下,向东叩首,还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吉冈安直也跪在地下,跟着溥仪一起磕头。”

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溥仪等人面前,伪满傀儡政权怎么办呢?对此,吉冈安直也很茫然。天皇虽然宣告了投降,但天皇不直接掌握国家政权,而关东军就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伪满傀儡政权的存亡掌握在关东军手里。当时,还有许多日本人不相信战败会成为事实。

8月15日下午,溥仪来时带有伪满皇宫禁卫队的一个连,他们负责“临时行官”的警卫工作,这也是溥仪在大栗子唯一的武装力量。在这紧要关头,日本人为了加紧对溥仪的控制,便于16日拂晓,背着溥仪,缴了禁卫连的武装,并立即遣反长春。从此,行官便由日本兵护卫,加强了对溥仪的控制。

8月16日,为了弄清天皇投降真相,领受关东军主子的意旨,伪国务**大臣张景惠急赴通化求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因关东军派副参谋长松村知胜去东京大本营尚未回来,准确消息难以得到,所以张景惠又等了一天。

8月17日,松村知胜回到通化,关东军司令部向全军下发命令,宣布停战缴械。于是自日俄战争以来,在中国东北横行了四十年的日本关东军灭亡了。当天下午,张景惠与伪满洲国总务厅长官、日本政府的全权大使武部六藏急返回大栗子,向溥仪通报情况,安排溥仪发表所谓的退位诏书。午夜,在大栗子矿技工养成所的员工食堂,召开了伪满洲国紧急参议府会议,又称“内阁会议”。

据时任伪满洲国外交部美欧司司长的郑广渊回忆说:“日本天皇亲自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日本关东军**的授意下,伪满洲国于大栗子矿山食堂举行了皇帝退位仪式,那天各部大臣都参加了,个个面如土色,谁也无心谈论什么,站着的,蹲着的,屋里乱糟糟的,空气十分紧张。溥仪仅用两分钟就宣读完了日本入早已拟就的‘退位诏书’。诏书的内容记不清了,只隐约记得说自愿退位,最后有‘仰赖天照大神之保佑’一词”。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