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敌第一次向上海增兵
野心勃勃的盐泽幸一,在失败后因有英、美在上海的总领事居中调停,同意从1月29日20时开始停战3天。而日本的海军则利用这一时机,向上海派出两艘航空母舰及1个海上驱遂队。
日本海军原想在陆军制造的“九·一八”之后,海军也在上海能取得与其同样的侵略成果。在接到失败的报告后,随之增派部队,航空母舰“加贺号”、“凤翔号”及第2驱逐队于1月31日、2月1日,先后到达上海附近。其中两艘航空母舰则停泊于上海以东约130公里的马鞍列岛海面。
从2月2日开始,由这两艘航舰上起飞的飞机侦察轰炸了京沪铁路、沪、杭、甬铁路和闸北地区。3月5日,当敌攻击机轰炸真如时,被我国守军高炮击落一架。同日由平林长元大尉率领从“凤翔号”上起飞的3架攻击机在所茂八郎大尉3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于真如上空同我国空军展开空战,平杯大尉的飞机被击伤。
得知上海战况不利的日本陆军大臣荒木贞夫、参谋**载仁亲王、海军军令部长博恭王,经内阁会议研究,于2月2日上奏裕仁天皇并得到裁可之后,即又向上海增派部队。
日本海军于2月2日新组成了由野村吉三郎中将为司令长官、岛田繁太郎少将为参谋长的第3舰队。该舰队先后到达上海,旗舰“出云”号于2月8日至沪。第3舰队之编成序列为:
第3舰队司令长官野村吉三郎中将
参谋长岛田繁太郎少将
上海陆战队指挥官植松练磨少将
参谋长鲛岛具重大佐
第1大队大队长钤木光信少佐(3个中队)
第2大队大队长多田野佐七郎大尉(两个中队)
第3大队大队长高桥一松少佐(两个中队)
第4大队大队长森可久少佐(两个中队)
第5大队大队长太田实少佐(两个中队)
第6大队大队长志贺正成大尉(5个中队)
第7大队大队长胜野实少佐(3个中队)
汉口陆战队第3舰队司令部附无着仙明大尉
“出云”舰长松野省三大佐
第13驱逐队司令横山茂中佐
“早苗”舰长橘正雄少佐
“早蕨”舰长门田健吾少佐
“吴竹”舰长北村仓幸少佐
“若竹”舰长仓永恒记少佐
第15驱逐队司令神山德平中佐
“蔌”舰长广濑贞年少佐
“茑”舰长滨野元一少佐
“藤”舰长冈本义助少佐
“薄”舰长佐佐木丙二大尉
第1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
“平户”舰长丹下薰二大佐
“天龙”舰长斑木健介大佐
“常磐”舰长山田定男大佐
“对马”舰长本田忠雄大佐
“安宅”舰长小桥义亮中佐
“宇治”舰长大岛四郎中佐
“伏见”舰长松野俊郎少佐
“鸟羽”舰长石河淡少佐
“坚田”舰长伊藤贤三中佐
“比良”舰长山澄贞次郎少佐
“保津”舰长森良造中佐
“势多”舰长来岛茂雄中佐
“热海”舰长小岛秀雄少佐
“二见”舰长中原三郎中佐
第24驱逐队司令田中操中佐
“樱”舰长宫坂义登少佐
“柳”舰长杉野修一少佐
“桧”舰长小西要人少佐
“桃”舰长佐藤康夫少佐
“浦风”舰长江口松郎少佐
“小鹰”指挥官藤田勇大尉
第3战队司令官堀悌吉少将
“那珂”舰长山本宏毅大佐
“阿武隈”舰长岩村清一大佐
“由良”舰长谷本马太郎大佐
第1水雷战队司令官有地十五郎大佐
“夕张”舰长斋藤一郎大佐
第22驱逐队司令木幡行大佐
“皋月”舰长松原博少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