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4月13日还被授予了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他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修了一所中学。名曰天禄。骑着高头大马。朋友都放着鞭炮在路旁早早迎接。很多的女生围上来。奶奶讲,齐唰唰的兵一排排的。迈着威武的步子。站在太阳下,很精神。他跳下马背,跃上高高的土堆,慷慨激昂的对站在下面的学生说:“民不可无学识,国家孱弱,民族振兴希望在你们身上,快点长大。报效国家”。后来他又拿出了好多的衣服分发,规定男生是上衣必须是白衬衣,蓝裤子,女生则是蓝裙子。一切执行军事化管理。他还加派了士兵在门前站岗,说军人站岗必须一律拿枪,如果有滋事骚扰学校正常工作的。立即毙掉。
他又骑着马走了,没有回头看一眼。
第二年的10月5日他又晋升了,成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他才29岁。春风得意的年龄。
他是著名的抗日将领,早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的1935年,就在长城抗战中立下大功,被国民政府授予第24号青天白日勋章。抗日战争中因为与日军作战有功,从师长升迁为集团军司令。解放战争中,被彭老总打败,因羞愤而自杀。此人就是刘戡将军。
刘戡,1906年出生,湖南桃源人。父母早逝,是被伯父抚养长大的。幼年帮家里放牛,稍长入学校读书。勤奋好学,成绩优越。
1924年,18岁的刘戡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及军阀混战,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和旅长等职务。其在卫立煌将军手下任团长和旅长时,因为打战勇猛,又不怕死,被称为“一根筋”。
1933年,升任国军第17军83师少将师长,在攻打大别山的红军根据地时,被流弹击中右眼,做手术摘除了眼球,装了一只假眼。因此也被同僚称为“独眼龙将军”。
1933年3月,日军突然进犯我华北长城口,国军第17军在军长徐庭遥的率领下赴前线参战。全部德式装备的第83师在师长刘戡的率领下,与日军展开激战。由于势力悬殊,83师拼得伤亡过半,依然不能挽回战役的败局,刘戡羞愤之余拨枪自杀,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夺下枪支。后驻防北平(今北京)密云县,1935年获得国民政府授予的第24号青天白日勋章。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刘戡率部参加忻口会战,毙敌万余人,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嚣张气焰,被誉为“杰出的抗日将领”,晋升为第93军军长。
1940年,刘戡率第九十三军驻防阳城,封锁陕甘宁边区。其时93军参谋长魏巍(白天)是**地下党员。在魏巍的劝说下,刘戡不但接纳了辖区内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还暗中以军用物资接济八路军。
1944年5月,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战死。胡宗南向蒋介石保荐,让刘戡接任36集团军总司令之职,率部与日军作战。刘戡重新掌兵后,在华北地区多次击败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