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急诊科:开局徒手止血,主任惊了! > 第八十四章 这是艺术

第八十四章 这是艺术

“医生,我愿意冒险!我愿意冒险!我们一家子人就靠我这双手吃饭呢,我要是手没了,那这个家也就没了啊!”苏晨还没说完,患者就火急火燎的说道。

“恩,我能体会你的心情。但是该说的我都跟你说了,你需要在手术须知上签字,要是出了问题,这事儿是你自己的选择。”苏晨也是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签字!不要说百分之四十的希望,就算是百分之十的希望我都要尝试!”患者也是狠狠的点点头说道。

“行,你别激动!护士,把手术须知让他看一下,没问题的话就准备手术!”

等到患者签完字,苏晨立刻开始手术。

“患者资料,既往的病史。”苏晨淡淡的问道。

“患者男,37岁,有青霉素过敏史,无心脏病史,无血液病史!”小护士有些慌乱的看了苏晨一眼,开口说道。

“恩,患者生命体征。”苏晨点点头,轻声问道。

这样,可以尽量平复护士的心情。

“体温36.8,脉率87,呼吸频403率27,血压103.71,血糖3.9,血红蛋白112克每升,心率71;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进行手术。”

“手术名称: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切割性断离再植术。患者拇指遗失,经患者同意,做无名指位移拇指再植。”

“设置手术开始时间,上午9点20分。”苏晨事无巨细的说道。

这个手术他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毕境换位移植的手术他没有做过,系统也没有奖励。

苏晨之所以敢接,一来是因为移植大致方法都是一样的,接驳,剥离这些他都十分熟悉;二来,是因为白主任那个老白毛耍滑,他情愿看着患者截肢,半辈子活在痛苦里,也不愿意冒险一试,生怕抹黑了自己用鲜血擦亮的招牌。

三来有着患者的意向书,就算失败了对他也没有直接的影响。至于名声,对于苏晨来说,患者比名声重要!

“好的,设置手术开始时间,9点20分。”小护士重复一遍。

“麻醉,连续高位硬膜外麻醉!”

“是,连续高位硬膜外麻醉!”

“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大部分已经断离,只剩下少数皮肉粘连,首先要进行完全断离。”

“手术剪。”

接过手术剪,苏晨认真观察三根手指的粘连情况,从食指开始,将三根手指全部从最佳位置剪短。

“开始对断离手指进行灌注清创!”

苏晨先用早已经准备好的肝素生理盐水,对断肢进行第一次灌注。

灌注完整之后,苏晨在显微镜下仔细检查创口和断肢,用镊子小心翼翼的将肉眼能够看到的砂轮碎屑清除,再进行第二次生理盐水灌注清洗。

直到确认血管和骨髓腔没有碎屑残留,他才进行下一步,用新鲜肝素血液50cc,对断肢进行三次灌注。

“手术剪。”

灌注彻底完成之后,苏晨开始对创口进行清创。

在显微镜下,将卷曲变形的血管神经,以及已经彻底坏死的皮肉组织仔细切除。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注意避免误将陷缩在皮下组织的血管和指神经切除。

“接下来,整理切口部分,以便再植接合。”

“手术刀!”

“骨刀!”

“1号骨锯!”

“整齐切伤的骨断端一般缩短0.5cm,不整齐的损伤根据清创的情况给予相应的骨断端的切除。”

“两枚1mm不锈钢针。”

“用两枚1mm不锈钢针做交叉固定。”

“根据先难后易,先稳后缓的原则,我选择首先缝合肌腱。”

“无创尼龙肌腱套针!”

“2-0缝合线!”

接过郑平递过来的缝合针线之后,苏晨开始缝合肌腱。

“苏医生,肌腱缝合线一般不都是用3-0么?2-0会不会太细了?手指属于经常活动的区域。”郑平忍不住问道。

“伸肌腱常用3-0的丝线间断缝合,但是所有缝合接驳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理,那就是缝合线越细,对于患者断肢造成的伤害也就越低。普通的缝合法,比如buneii缝合法,就是需要3-0缝合线做来回缝合,优点是肌腱缝合处抗张力强度大,但是这种缝合方法,很容易造成肌腱缝接处狭窄,对局部血液循环影响较大,不利于肌键的恢复。”

“普通缝合法,更是只重视缝合强度,忽视了术后效果。我今天使用的是加强版的kessler缝合术,也就是华佗肌腱缝合术。这种缝合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保障韧性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对肌腱的损伤。”苏晨开口解释道。

“华佗肌腱缝合术?我怎么没听过?”郑平说话的时候,霍思建和所有观摩的医生全都瞪大了眼睛。

“哦,忘了跟大家说了,华佗肌腱缝合术是苏晨医生独创的肌腱缝合术,已经在向国际外科联盟申请独家命名权。”吴院长佯装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是演戏,不过演技还是不错的。他就是想让苏晨用华佗肌腱缝合术狠狠的震撼一把,让所有人知道苏晨存在的价值!

当然,这事儿他事先是跟周重说过的。

“苏晨医生命名的肌腱缝合术?我去,我说兄弟,你也太牛了吧?”郑平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的说道。

“这应该是国内第一个申请国际命名的缝合术吧?小兄弟,这可不能藏私,一会儿缝合的时候,尽量详细的给我们讲解一下,咱们不能便宜外国人是吧?自己人先学会。”郑平直勾勾的盯着苏晨有些谄媚的笑道。

“恩,大家要是不嫌弃,我就给各位前辈讲讲。”苏晨淡淡的说道,说话的时候,苏晨有些奇怪的看了吴院长和霍思建一眼。

他们之前是见过苏晨缝合的,而且苏晨已经讲解过,现在这种情况,有两个可能性。

第一,吴院长和霍思建他们都没有学会,所以不好意思说出来。

第二个,就是吴院长和霍思建故意没有说出去,目的应该是让自己在众人面前炫一把,多争取一点儿印象分。

两个可能,苏晨更侧重于第二个。

霍思建和吴院长都是医学领域的人才,不可能连一个缝合术都没学会。

“不嫌弃,嫌弃啥啊!咱们国人第一个命名的缝合术,我们能第一个应用在临床上,那是莫大的荣幸。”郑平也是嘿嘿的笑着说道。

“咱们是第二个,第一个是仁和医院。”霍思建忍不住提醒。

“一样,一样,咱们都是一家人。”郑平毫不在乎的说道。

剩余的医生虽然没吭声,但是一个个脖子伸的比大鹅还长。

暂且不说能不能学到这个缝合法,国人第一个能在国际上命名的缝合法,自己最先见到,这以后就算是出去吹牛皮,那也是格外有底气的。

周重佯装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只不过眼睛却是一直聚焦再苏晨的身上。

苏晨没在意这些,他只要一开工,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在肌腱的任意断端距断面约0.6cm处与纤维方向垂直缝一小针,拉出套线使线尾突出肌腱表面形成一小线圈儿,将套针线穿进小线圈并拉紧使肌腱套针线紧套在肌腱上。”

“紧靠初次进针处沿肌腱纤维方向进针,从断面出针,对齐缝进另一断端,出针后紧靠出针点垂直于纤维方向缝一针,拉紧套线使两肌腱断端贴紧。”

“紧靠出针点进针缝进对面断端,出针后拉紧套线,此时完成了一组kessler缝合;按照以上步骤完成另一组kessler缝合视肌腱的大小而决定kessler缝合的组数,缝合完毕后剪断其中一条套线,在出针部位进针另缝一针然后打结。”

“选择kessler缝合组数,要量力而为。并不一定要追求缝合组数的数量,最起码要保证安全!当然,在对自己缝合的熟练度有十足信心的情况下,kessler缝合组数越多,肌腱的韧性也就越强。”

“我这次缝合的组数在六组,按照我的推断,kessler缝合组数的极限应该是8组。”

苏晨说完的同时,肌腱缝合已经结束。

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包括吴院长和霍思建。

“苏晨,你这速度比上一次还快啊?"霍思建忍不住问道。

“恩,没快多少,也就三四分钟吧。”苏晨淡淡的说道。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